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菜根谭》317@365

(2022-11-13 21:19:45)
标签:

365

分类: 读书札记
11月13日
《菜根谭》317 
操持身心,收放自如
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归寂定。”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枯寂,唯善操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大意】白居易的诗说:“凡事不如放心大胆去做,至于成功失败一切听凭天意。”晁朴之的诗却说:“凡事不如小心谨慎去作。以期能达到坚定不移的境界。”按白居易放任身心的主张去做,容易使人流为狂妄自大,按晁朴之约束身心的主张去做,容易使人流于枯槁死寂。只有善于操纵身心的人,才能掌握一切事物的重点,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一得】人的命运不可能完全听从天意,也不可能完全让自己把持。如何做到适度操持身心,达到收放自如的自然状态?《菜根谭》“操持身心,收放自如”就是这方面的智慧。为了申足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洪应明先引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首夏》中的诗句“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意思是说:“不如放任自己的身心,默默听从天地的造化。”白居易的“放心任天造”,无疑是宿命论的主张,类似于儒家所讲“死生有序,富贵在天“和俗语所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在強调人的无耐。后又引用了宋代词人晁补之词句“不如收身心,凝然归寂定。”意思是说:“不如收敛自己的身心,静静地归于安寂。”晁补之所讲“收心归寂定”主张,则属于佛教的修定功夫。宋明时的理学,尤其是心学思想,也强调这一点,讲的是人的意志力的作用。不难看出,白氏“放任”往往使人狂放自大,而晁氏过度“敛心”又会归于枯寂。只有善于把持自己身心的人,将控制的开关掌握在自己手 中,方可以收放自如取得平衡。一个人的成长之途最怕的是趋于两极而失去中道:不是流为放任猖狂,像西晋的阮籍、稽康之辈的玩世不恭,就是枯寂厌世,如小乘声闻的学者们遁迹山林。所以,只有致中和之道保持身心,收放自如则可免去偏于一端的弊病。《菜根谭》“操持身心,收放自如”在这里把二者结合了,抛弃了白居易主张中的客观唯心的成分和晁补之主张中的主观唯心的成分,从操作层面上强调人要做自己的主人,要把握规律,增加信心,收放自如,在教化世人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从中受到的启迪,一是操持身心应适度,不宜忘却操持的目的是什么,不应放任而无所谓于一切,不应小心而 与世隔绝。二是一个人要成长,需要全方位地修炼,让操持定于收放自如的自然状态,不执不取,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展现生命的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