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菜根谭》316@365

(2022-11-12 21:57:55)
标签:

365

分类: 读书札记
11月12日
《菜根谭》316
机神触事,应物而发
万籁寂寥中,忽闻一鸟弄声,便唤起许多幽趣;万卉摧剥后,忽见一枝擢秀,便触动无限生机,可见性天未常枯槁,机神最宜触发。
【大意】当大自然的一切声音都归于寂静时,忽然听到一阵悦耳的鸟叫声,就会给你很多深远的雅趣;当深秋季节所有花草都凋谢枯黄之后,忽然看到其中有一棵挺拔的草屹立无恙,就会引发你无限生机。可见万物的本性并不会完全枯萎,因为它那生命力随时都会乘机发动。
【一得】《菜根谭》“机神触事,应物而发“智慧开始一句话“万籁寂寥中,忽闻一鸟弄声,便唤起许多幽趣。”意思是说,一点声音都没有,大自然的一切都归于寂静的时候,突然一只鸟在叫,这个悦耳鸟鸣声马上就会给你带来很多深远的雅趣。南北朝 诗人 王籍《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讲的就是这种意境。后面一句话“万卉摧剥后,忽见一枝擢秀,便触动无限生机”,意思是说,所有的花都开败了,草也黄了,这种情况下,如果突然见到了一枝挺拔的草,屹立无恙,这时候就给你带来了一种无限的生机。于是,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可见性天未常枯槁,机神最易触发。”亦即说,万事万物本性并不会完全的枯萎,因为它的生命力随时可能被激发出来。通篇智慧是诗意与禅境的完美结合。被称为“诗佛”的王维,笔下就有很多诗意与禅境完美结合的作品。例如《鸟鸣涧》就是杰出的代表。诗中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佛理和禅意中,并不是冷漠、寡淡,远离人世,而恰恰是对自然山水、鸟兽花草有美好、温暖的观照,生生不息、天人合一。就像他的另一首《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远离尘世喧嚣,只有幽独空白。山中芙蓉花就这样花开花落、顺其自然,寂静无人而又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律动。这,就是生命的机趣。既然几声鸟鸣可以勾起灵感,几枝花草可能引起回忆,当行文走笔、苦思冥想无法落笔时,与其搜肠刮肚地编造,就不如到大自然中去汲取养料,及至灵感来后,便会笔走龙蛇。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个好点子好思路便如虎添翼,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陆游云:“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在一生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事情自己认为已经绝望,可是又绝处逢生,而使事情有了转机,可见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有坚强的意志,无比的信心,到最后总会有成功的希望。大家看过的京剧《沙家浜》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被困于芦苇荡的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伤痛的折磨、弹尽粮绝的威胁,人的体力和毅力几接近于极限……这时,指导员郭建光这样说服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反扫荡行动,得以走出芦苇荡,重回杀敌战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