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297@365
(2022-10-25 14:57:02)
标签:
365 |
分类: 读书札记 |
10月25日
《菜根谭》297
求心内之佛,却心外之法
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又复觅驴,终为不了禅师。
【大意】刚一踏上竹筏,就能想到过河后竹筏就没有用,这才是懂得工理不为外物所牵累的道人;假如骑着驴还在找另一匹驴,那就变成了典型的既不能悟道、也不能解脱的和尚。
【一得】《菜根谭》“求心内之佛,却心外之法”告诉人们:登上了竹筏就想到上岸后要舍弃这竹筏,这才是懂得不受外物羁绊的真人;如果已经骑在驴上却还想着找另外一头驴,便始终是一个无法彻底了悟的和尚。无论从字靣上看,或是从内容上去理解,“求心内之佛,却心外之法”都是宣扬释教思想的。由宋代道原禅师编纂《景德传灯录》上说:“如不了解心即是佛,那真是等于骑驴而觅驴。”又说:“参禅有两个病,一个是骑驴而觅驴,一个是骑驴而不肯下驴。”《涅槃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马祖禅师也说:“即心即佛。”佛不可在自己之外去求。人人自心即佛而不自知,却向外去求佛,就好像骑驴而更向他方去找驴。另有一种禅病,那便是无论怎样坐禅终究不能了悟,这叫做“不了的禅师”。 众所周知,“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外物终究是外物,只是为我所用,应该为我役使、做我工具。所以通达的人从不执着于物,用则用了、舍则舍了,来则来了、去则去了,毫无挂碍。奈何你我众生,有太多窥不破、看不开、放不下、舍不得,所以甘心为奴,拘囚于物,缠缚于物,拖泥带水、画地为牢。与此密切相关的是,《景德传灯录》还有两句偈子:“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又:“诵经不见有无义,真似骑驴更觅驴。”无一不在启示我们,想要求的东西、想要悟的道理,就在我们自身;想要除去的烦恼、想要超越的障碍,解决的关键也在自身。奈何你我众生,糊里糊涂不明真相,不在自身努力修行、不在自身下功夫上探求,反而只想外求、怨天尤人,其结果必然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导致抓住的越多、得到的越多,烦恼就越多、痛苦也就越多!《菜根谭》这里所说的不能舍去船筏而执著船筏,这和已经骑在驴上却还想着找另外一头驴,以及骑驴不肯下驴,是同样的病态啊!不仅参禅的道理如此,世上任何道理都是如此。我们应当好好加以注意!这甚至让我想起,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中,由群众自发提出的“狠斗私字一闪念”和“灵魂深处爆发革命”的口号,如果撇开为阶级敌人利用和服务于极左思潮的内容,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至少它还是想引导人们努力学习,加强修养,在自身上下功夫探求,着力提升自己的素质,而不是受外物羁绊,只想外求、怨天尤人,以致重蹈“已经骑在驴上却还想着找另外一头驴,以及骑驴不肯下驴”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