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菜根谭》280@365

(2022-10-08 00:11:17)
标签:

365

分类: 读书札记
10月8日
《菜根谭》280
人为乏生趣,天机在自然
花居盆内终乏生机,鸟落笼中便减天趣;不若山间花鸟错集成文,翱翔自若自是悠然会心。
【大意】花卉被栽植在盆里就显得缺乏自然生机,飞鸟被关进笼中就会减少天然情趣;那些都不如山间的野花野鸟那样显得艳丽自在,因为它们自由生存于大自然景色中,看起来总比经过人工修饰的显得赏心悦目。
【一得】《菜根谭》“人为乏生趣,天机在自然”智慧断言:花木移栽到盆中终归失去了蓬勃的生机,飞鸟关入笼中就减少了盎然的生趣;不如山间的花点染成美丽的景致,鸟自由飞翔,这样才能使人悠然领会自然的妙趣。中国文化有泛爱万物、顺应自然的思想,盆景的制作过程与这种思想有冲突。清道光时诗人郑献甫亦曾有诗道:“种树厌盆花,驯禽厌笼鸟。玩赏必咫尺,所见亦何小。”从爱惜自然生命的角度,洪应明与诗人郑献甫反对盆花笼鸟束缚,是有它的合理之处的。其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庭苑和盆景虽为人所称道,但与山林野趣天地间自由飞翔的鸟儿相比,就丧失了大自然的生趣。世间万事万物,假如破坏了自然生机,就不会有天然妙趣。其二、以此比之于人,盆中花、笼中鸟喻意束缚了人的自由。历史上为自由抗争以至抛弃爱情、献出生命的人成千上万,因此, 自由之珍贵就显得更加明显。其三、盆景制作过程有时的确有伤害自然原性的倾向,引起人们的惋惜和爱怜之心也在情理之中。推而广之,在特定年代里,不少地方把湖泊改为农田,把森林砍成光山秃岭,种种倒行逆施后来也因此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凡此种种,说明人类文明史就是一个自然与自由不断侵吞的历史,在生存着的人类心中,永远在为“自然”保留着一份空间。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让自然原封不动就是爱自然。以道法自然为根本原则的中国盆景艺术,强调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最高原则,并不代表保持自然的原样。从总体上看,追求“天趣”,巧夺天工,是中国盆景艺术的根本创造,遵循的是崇尚自然而不是割裂自然的思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真正的中国盆景艺术不是要对鲜活的树木进行凌迟,而是要在濒于绝灭的枯枝烂木中,培养生的因素,展现生命永远不可消失的精神。盆景艺术家制作盆景一般会寻找一些老树根,有的甚至是数百年的老根,有的是等着入灶就火的废料,通过艺术家的精心培植,细心呵护,在枯老的树木中寻找活意,最后枯扬生华,显示出生命来。当今,城市里遍地高楼,居住空间狭小,对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拥有可做休闲的庭院养点金鱼,种些花草,蔬菜,玩玩盆中自然,闲来之时观鱼赏景,让盆景的自然风景给庭院增添生活的意趣,丰富庭院色彩,给人一个自由享感的栖息空间,是刚需!“花居盆内,依然生机勃勃; 鸟鸣笼中, 仍旧读《菜根谭》280@365

天趣横生。”乐哉,美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