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252@365
(2022-09-08 23:02:54)
标签:
365 |
分类: 读书札记 |
9月9日
《菜根谭》252
隐者无荣辱,道义无炎凉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
【大意】一个退稳林泉之中与世隔绝的人,对于红尘俗世的一切是是非非完全都忘怀;一个讲求仁义道德而心存济世救民的人,对于世俗的贫贱富贵都看得很淡而无厚此薄彼之分。
【一得】隐居山林之中的人生,没有荣耀与耻辱;追求仁义道德的道路上,没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就是“隐者无荣辱,道义无炎凉“向我们传递的关于出世和入世方面的智慧。道家提倡出世,听道家的,彻底放下去,走隐居山林之路,完全摆脱了世俗的是非观念,亦即说,凡是世俗之人认为荣耀与耻辱的事,在他们看来不过有如镜花水月,故隐者无荣辱之感。而儒家提倡入世,凡事都权衡轻重,而且处处以中庸之道为准。听儒家的,彻底担起来,在道义路上就要恩怨分明,提倡“人我两忘,恩怨看空”。
两种世界观决定了对荣辱、恩怨的不同看法,儒释两家的荣辱恩怨观念难免有失之偏颇之处。《菜根谭》智慧所传递的传统思想,已经将道家出世和儒家入世两种荣辱恩怨观念融为一体,既提倡出世不计恩怨,又提倡入世行道义不计荣辱,故无所谓炎凉。这是它的可贵之处。
《菜根谭》所引领的出世之路无疑还是积极的,明知这世界有艰难险阻、有罪恶丑陋,该做的事还得做。以无为之心做有为的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做便做了,君子坦荡荡,朝闻道,夕死可矣。有了如此高维度的大坐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自然可以细如微尘、忽略不计了。一个能够行大道以利天下的人,无所谓贫贱富贵,更不会去在乎别人怎么看,只是无私无求无怨无悔地去做自己以为该做的事而已。文化领域曾经有学者高屋建瓴指出:荣辱,人生常态,平淡视之即可,无需患得患失。对其需要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心志,需要的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从容豁达。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勤奋劳作,在于仁爱大度,更在于追求真理和社会公平正义,唯不在于为荣辱和炎凉耗费生命。因此,学习以“大隐”之心态来立身处世,是人生的必修课。
前一篇:读《菜根谭》251@365
后一篇:读《菜根谭》25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