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248@365
(2022-09-05 00:04:29)
标签:
365 |
分类: 读书札记 |
9月5日
《菜根谭》248
与闲云为友,以风月为家
松涧边携杖独行,立处云生破衲;竹窗下枕书高卧,觉时月侵寒毡。
【大意】在满是松树的山涧旁边,拿着手杖一个人很悠闲地散步,这时从山谷中浮起一片云雾,笼罩在自己所穿的破旧长袍上;在简陋的竹窗之下读书,疲倦了就枕着书呼呼大睡,等一觉醒来月光照亮了我的温暖毛毡。
【一得】在长着青青松树的山涧旁边,携着拐杖散步独行,世间的尘埃之气一点都不沾染。这时候伫立遥望天边的白云,仿佛两袖破衲之中都是云朵,大有飘然欲仙之感。在有绿竹掩映的窗下,以书籍当着枕头而卧,一切功名妄念不起,等到一觉醒来,看见明月照着寒凉的毡子,此时即觉得往来于红尘和争名夺利的俗人在一起
,自己也感染了一身的俗气。倒不如在青松绿竹之间起卧,洗尽一切庸俗之气来得好些。这就是《菜根谭》“与闲云为友,以风月为家”智慧所着力描绘和意图引领我们走向的一种生活。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价值观念,也各有各的心路历程,这是不能强求的,应该得到尊重。过一份闲云野鹤的生活,摆脱一点尘世的俗累,古人有之,今人亦有之,只不过或多或少而已。“闲看晚前风撼树,静听夜半雨敲窗“;”皓月浮云遮面去,清风小雨入窗来。”反复诵读古人这方面诗句,再联系“与闲云为友,以风月为家”智慧,看来在领略这种极美的情趣方面,古人先了我们一步,也高了我们一筹。据说,历史上那位有“沉鱼落雁”之容的西施就曾敞开心扉,对范蠡说过一席意味深长的话:“我没有任何奢望,只爱水秀山清,茅屋竹林,绿草铺满小径,案头常有花香,窗外常有鸟鸣;粗茶淡饭,清泉当酒随意饮;看不见官吏,听不见杀声;前山是好友,后山是睦邻;嫁一个会种田的男子汉,最好会弹唱,又会做诗文;他在田头插秧,我在茅屋织罗裙;我在窗口可以看见他,他也能听见我的歌声。”看来西施是真正懂得“与闲云为友,以风月为家”真谛的。自然界的天空、山水、云霞固然能给人以快乐,其实人们心中的那片天空,更为重要。快乐自在的人,应该让心境距离大自然近些再近些。大自然是一部无字的书,深入到自然中,看幽谷清泉、奇石怪草,有不尽的乐趣,能让人忘掉生活和工作中的烦闷,对大自然产生爱慕敬畏之心。因此,在忙碌的生活中,适时在游山玩水中放逐自己,给心灵一个反思、放松的机会,还是有必要的。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闲云为友,以风月为家“智慧通篇表达的是一种飘然出世之意,“松涧边携杖独行,竹窗下枕书高卧”的句子,内容更充斥着老庄无为的人生观。一个有为的现代人如果沉迷于安逸悠哉,就激发不出创业的斗志。只有在事业成功之后求取淡泊宁静,再过一段修身养性的晚年优闲生活才可取。
前一篇:读《菜根谭》247@365
后一篇:读《菜根谭》24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