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247@365
(2022-09-04 00:03:52)
标签:
365 |
分类: 读书札记 |
9月4日
读《菜根谭》247
守正安分,远祸之道
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
【大意】依附于有权有势有地位的人固然能得到一些好处,但是为此招来的祸患却最凄惨而又最快速;能安贫乐道栖守自己独立人格的人固然很寂寞,但是因此所得到的平安生活时间最久,趣味也最浓。
【一得】
依附权势的人,所带来的祸害往往是最悲惨最迅速的;保持恬静淡泊的生活态度,虽然很平淡趣味却最悠久。这就是《菜根谭》”守正安分,远祸之道”智慧向我们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传递的处世哲理。我们通常把依附权势叫做“趋炎附势”,形象而精准。想想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当权势旺盛的时候,真的好像炎炎烈火。而丧失了自己本性去依附之人,形同抱着干柴,义无反顾、全身心地扑向熊熊烈火,形为本就潜伏着危机。短暂的投靠附和,或可一时侥幸,得福很厚。但历史上那些奸臣、宠臣、佞臣趋炎附势,一时荣华富贵,作威作福,不可一世,然而失势之后,转眼之间家破人亡,有的甚至被灭全族,其祸真是又惨又速。因为他们的荣华富贵,并不是靠他们自身的努力获得的,而是靠邀宠奉承、由他人赐予的,所以随着赐予者的失势或是自己失宠,他们也就难逃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命运,这在封建专制社会中尤为突出。反之,不卖贪欲、不羡功名的人,“富贵与我如浮云”,宁为清贫不为浊富,始终坚守其俯仰无愧的人格,既不阿附于权势,也不去钻营于豪门,因此所有可能损及身家性命的祸事都不会上身,日子当然过得既悠闲又自在。这让我想起了诸葛孔明的座右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两句话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他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语浅而意蕴深刻,充满了道家哲理, 值得好好玩味!《菜根谭》“守正安分,远祸之道”智慧深得“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两句话之精髓,堪称俯仰无愧人格的经典注释和喻世明言,同样值得好好玩味和遵循!不过在强调“守正安分,远祸之道”时,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若以淡泊为名而完全忘掉社会责任,忘记人间冷暖而自闭,甚至演变为自私自利,就会被人视为无功德而有害于社会,这样最终将会被社会所唾弃。
前一篇:读《菜根谭》246@365
后一篇:读《菜根谭》248@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