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239@365
(2022-08-27 00:09:31)
标签:
365 |
分类: 读书札记 |
8月27日
《菜根谭》239
极端空寂,过犹不及
寒灯无焰,敝裘无温,总是播弄光景;身如槁木,心似死灰,不免坠在顽空。
【大意】一盏微弱的孤灯失去了火焰,一件破旧的大衣失去了温暖,人生到这步田地也未免太煞风景;一被人的肉身像是干枯的树木,而心灵也犹如火种熄灭的死灰,这种人等于是一俱僵尸,必然会陷入冥顽空虚中。
【一得】鄙人孤陋寡闻,对佛法方面知识不甚了了,曾经犯过将“皈依佛门”一词完全等同于“遁入空门“的错误。这回从《菜根谭》介绍中,知道此书是揉合了儒家中庸思想、道家无为思想和佛家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不敢稍有懈怠,特意选了一些佛学书籍参阅。当读到此处“极端空寂,过犹不及”智慧所作的如下提醒:寒夜孤灯没有火焰,破旧皮衣没有温暖,全都是操纵玩弄时光情景;身体犹如枯槁树木,心灵宛似死寂灰烬,难免会坠落陷入冥顽虚空。从通篇充斥着佛家用语中,意识到这篇格言式小品文的主旨是在弘扬佛法。佛家是以“远离我执,断除物欲”使人归之于空寂,这是为了要解脱执和欲两件事,并以排除我执和断绝物欲使人归于空虚为宗旨;但同时佛家又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可见,空并非是指任何东西都没有的“顽空“。像本文中所描写和批评的那种死灰枯木般毫无生气的现象,虽然断绝了我执和物欲,实际上只是不自我作恶罢了,如果不进一步济世渡人,就毫无善果可言,如此活着也就等于死亡,即属于“顽空“,一无可取之处。由此可见,这一条是对佛教某些执空派的批评。所谓“执空”,即一味破执破有,最后连佛法也破了,反堕入“以空为实”的”顽空“。从人生观上来讲,一味执空,还会丧失生活情趣,于人于己都不利。世间有些人遇到一点挫折,精神上从此萎靡不振,行动上一蹶不振,还常以看破红尘悟得佛法自诩。这其实是对佛法的误解,实不足取。诚然,消极的人生如同微弱孤灯失去火焰,好比破旧大衣失去温暖,如果一个人到了这步田地委实大煞风景。“身如槁木,心似死灰。”
于外界无知无觉,于内心空虚至极,也必然会陷入冥顽空虚中,似乎生命再无希望。以此待人,只是别人为他服务,他却无益于别人,这种极端的安寂是不足取的。因此,佛法所谓“无我无欲”,并不是身心的枯木死灰,而是要为人为世尽到一切的善果。亦即说,消极的心态可以改变而且必须改变,只要敢于直面现实,勇于尝试实践,人生就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心存自利利他之心,就可以为人为世尽到一切善果。
前一篇:读《菜根谭》238@365
后一篇:读《菜根谭》24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