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菜根谭》237@365

(2022-08-24 23:11:45)
标签:

365

分类: 读书札记

8月25日

《菜根谭》237

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

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大意】就整个宇宙的无限空间来说,我们居住的地球只不过是一粒尘埃,可见地球上的小小生物和无边的宇宙一比真是小得可怜;就绵延无限的时间来说,我们的生命只不过犹如短暂的浪花泡沫,可见那些比生命更短暂的功名利禄只是过眼烟云。一个没有高尚智慧的人,是无法明白彻悟这种道理的。

【一得】《菜根谭》”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智慧提纲挈领地为我们引出下面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山河大地与广袤的宇宙相比,只是一粒极其细小的尘土,而人类不过是微尘中的微尘;血肉之躯与无限的时间相比较,只是一个一闪即逝的泡影,何况功名富贵不过是泡影外的泡影。所以说,没有绝顶高超的智慧,就不能有彻底洞悟之心。而此一段话  ,恰恰又是对”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旷达胸怀的最好诠释。说到“万象皆空幻, 达人须达观”的旷达胸怀.,在古代文人中,非苏东坡莫属。且看他在《前赤壁赋》中吟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听其言,观其行,苏东坡无疑是属于真正悟得天地其中奥妙, 有大智慧的人,“非上上智即无了了心”,说得太对了。领悟《菜根谭》”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智慧的最大启发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对无限的知识追求中去,以更好地造福万千大众。孔老夫子对此不仅有着深刻的感受,而且还身体力行。在他看来,人生最重要的有三件事,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之”比“有朋自远方来”和“人不知而不愠”更重要!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毅然离开家乡曲阜,去远隔千里的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在洛阳,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执弟子礼谦恭有加。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可以这么说,孔子的一生就是学而不厌的一生。晚年的孔子喜欢读《周易》。当时没有纸,字都刻写在竹简上的,文章写好了必须用熟牛皮做绳子,把一片片竹简编连起来。这些用竹简做成的书,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以致把编连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韦编三绝”的故事。即使读到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孔子不愧是“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晚年仍全力以赴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造福万千大众,直至吐丝方尽,成灰始干。孔子,其言其行,真乃万世师表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