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228@365
(2022-08-16 00:04:44)
标签:
365 |
分类: 读书札记 |
8月16日
《菜根谭》228
春色为人间之装饰,秋气见天地之真吾
茑花茂而山浓谷艳,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崖枯,才见天地之真吾。
【大意】春天一到百花盛开、百鸟齐鸣,为山谷凭添了无限迷人景色,然而这种鸟语花香的艳丽风光,只不过都是大自然的一种幻象;秋天一到泉水干涸树叶凋落,涧中的石头呈现干枯状态,然而这种山川的一片荒凉,才正好能看出自然界的本来面貌。
【一得】我对春天是情有独钟的。记得刚读书时,就曾经从学长们那里接受过一首不思进取的娱情之作《读书难》:“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一心收束待明年。”竟至过目不忘,而且”爱屋及乌“,对春天从此产生了一种特别眷念爱慕的感情。例如特别喜欢诵读描写春天的诗文、特别喜欢选择春季外出旅游观赏祖国大好河山、特别喜欢品尝春天的应时美食等等习惯,无不与此有关。我曾经怀疑这是否是我的一种癖好,及至后来翻阅各种书籍,竟发现历代文人也是钟情春天山水、写春日情景居多,也就释然了。手头有一本常读的《历代四季风景诗三百首》,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史专家们集体选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春日即景“诗凡164首,竟占四季即景诗的53.2%。《菜根谭》“春色为人间之装饰,秋气见天地之真吾“智慧认为,春夏之际,鸟语花香草木繁茂,山谷溪流中充满了艳丽风光,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天地间的虚幻境象;秋冬来临,流水干枯山崖光秃,草木凋零涧石清冷,这才能看到自然界的真实本来面目。初读时,对《菜根谭》何以如此偏执,认为”春色“不如”秋气”,并不理解。后来想到《菜根谭》是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以及作者洪应明自己的人生体验,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茅塞顿开:在道家看来,世界上所有的一切繁华,包括春天群芳吐艳,温柔繁荣,都只是一场幻觉;秋天木叶萧瑟,万物凋零,才是注定的结局。有绽放就有凋零,一切美好之物,终将在秋冬凋零,只有这时,才能看到自然界的最本质的真相和最终极的归宿。角度不同,立场不同,看法自然有别。对于《菜根谭》及其作者洪应明时代局限,我们是无法苛求的。但《菜根谭》竭力主张去除大自然”幻象“、看自然界的本来面貌,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前一篇:读《菜根谭》227@365
后一篇:读《菜根谭》22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