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147@365
(2022-05-27 00:13:50)
标签:
365 |
分类: 读书札记 |
5月27日
《菜根谭》147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子。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
【大意】
一个肯经常自我反省的人,那日常接触的任何事,都变成警惕自己的良药,一个经常怨天尤人的人,只要他的思想观念一动,就全是带有杀气的邪恶想法。可见自我反省是使一个人往善的唯一途径,而怨天尤人却是走向各种罪恶的源泉,两者之间的分野真是有天壤之别。
【一得】《菜根谭》智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全文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远离名利,一心念佛。”是对佛教信徒“持戒”的基本要求,对普通人世间行为亦具积极指导意义。似可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涵盖的内容正面积极。在身语行为上,即身不行恶行,应做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朋友有助益的行为;语不出恶言,应说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朋友有所帮助的话。在心灵方面主张“正念”。强调内心常应与善相应保持“正念”,即通常所说的“正能量”,远离损害扰乱国家人民及众生的恶念。其次,以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持戒”指导人世间大众行为,界限分明,可操作性强。例如,不干坏事,好事你也不做,那不叫持戒。对众生有利的事情,“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才叫众善奉行。能众善奉行,自己又不作恶了,改变贪、嗔、痴、慢习性时,又能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才叫做持戒。 再次,《菜根谭》智慧高屋建瓴,指出自我反省才是一个人往善的唯一途径,而怨天尤人则是走向各种罪恶的源泉,两者之间的分野有天壤之别。指出这一分野有如洪钟大吕,足以警醒世人“见贤思齐”,步入“内省”“反己”的金光大道。从此,人们由于不再怨天尤人,日常接触的事物,则成了修身戒恶的良药,万事从此均变成自己的借鉴,对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谐进步的作用,不待指而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