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139@365
(2022-05-19 00:00:28)
标签:
365 |
分类: 读书札记 |
5月19日
《菜根谭》139
应以德御才,勿恃才败德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魍猖狂。
【大意】
一个人的品德是才学才干的主人,而才学才干只不过是品德的奴隶而已。一个人假如只有才学才干而没有品德修养,就等于一个家庭没有主人而由奴隶当家,这样哪有不中遭受精灵鬼怪肆意祸害之理?
【一得】《菜根谭》智慧“应以德御才,勿恃才败德”在分析和论证德才之间的辩证关系时,分别以“主人”和“奴隶”比喻人的品德和才学才干,可谓别开生面,形象生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经将人分成四类:“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其中,君子与小人之分就是对德与才关系的最好阐释。《弟子规》中开篇就说,“有余力,而学文”。强调我们要先把精力放到个人的品行修养上,有余力再去学习知识
。洪应明认为“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强调的也是这层意思。今天,我们常听人说起:“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从这12个字中同样可以发现,人品要高于才华,即德优于才。可见自古而今,在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德行永远位列才华之前,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以德为先。人若想在社会立足,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不可以不培养自己的才智,也不可以不修养自己的品德,两者都极为重要缺一不可。假如用才学和品德两相比较,那品德就如同是才学的主人,而才学就好比品德的奴隶。惟其如此,解放后,我们从教育方针到干部任用都特别重视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人。年长一点的人,大抵还能抓住当年毛主席制定的教育方针的精髓,即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应该注重立德树人,培养学生从小就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理想情怀。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很重要,社会主义觉悟更是至关重要。在全民都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前,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干部路线,就应该永远以此为本,只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孩子,才是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只有德才兼备的干部,才是人民群众所真正欢迎的公仆。
前一篇:读《菜根谭》138@365
后一篇:读《菜根谭》14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