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菜根谭》129@365

(2022-05-09 10:06:13)
标签:

365

分类: 读书札记
5月9日
《菜根谭》129
 戒疏于虑,警伤于察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也;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此警伤于察也,二语并存精明而浑厚矣。  
【大意】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是用来劝诫在与人交往时警觉性不够的人的。“宁可忍受他人的欺骗,也不愿在事先拆穿人家的骗局。”这句话是用来劝诫那些警觉性过高的人的。假如一个人在和别人相处时能牢记上面的两句话,那才算得上警觉性高而又不失纯朴宽厚的为人之道。
【一得】古人总结人生体验开出的处世之方,有很多耐人寻味且足以成为人生信条的。譬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菜根谭》智慧取中庸之道,此处的“戒疏于虑,警伤于察”堪称典范。全文的意思是,与人相处,不可以存有害人的念头,也不可以没有防人的心思,这是用来告诫那些思虑不周的人。宁可被别人欺负,也不揣测别人是否有狡诈之心,这是用来警告那些过分小心的人。能够做到这两点,便能够思虑精明且心地浑厚了。读后心得有三:第一,在当今社会和现实生活中,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之“戒”“疏于虑”,和“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之“警”“伤于察”的现象二者并存,所在多有。存在决定意识,应对之策亦须二者并存,缺一不可。第二, 今人大都不乏精明,独缺浑厚,这便是《菜根谭》特意外加一条“宁受人之欺,勿逆人之诈”的主因,说明人与人之间相处还是要厚道一点为好。防人是有前提的,对坏人,小人、俗人, 非防不可。但如果人人防,事事防,人便成为“套中人”了,亦为我们所不取。第三,《菜根谭》的本意“戒疏于虑,警伤于察”,是要我们把握好“度”。例如忍让是有前提的忍让,小事忍,自己利益忍,决非事事处处忍。特别是防人更需要把握好度。防范过度,人与人之间就会失去最基本的信任,整个社会不仅会变得没有效率,而且会失去正义,比如当今见到老人跌倒是扶还是不扶,居然成了一个需要严肃讨论甚至技术处理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人们为“精明”而付出的代价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