叆叇岭·葫芦池·茶博园

标签:
旺山吴中区4a级景区玫瑰山庄葫芦池旅游 |
分类: 履丈绿踪 |
苏州人讲旺山,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大约可以表达三件事:一是七子山的余脉南侧之一段,大约西至尧峰山东至吴山岭一带;二是一个村名,好几年前就已步入江苏最美的乡村之一了;三是以旺山与旺山村为依托的吴中区的一个4A级的风景旅游区,名字叫旺山生态园。
旺山生态园含钱家坞、九龙潭、耕岛、宝华寺、叆叇岭等好几个景区,还有一个“环秀晓筑”养生度假村。叆叇岭景区在旺山生态园的最西部。“叆叇”这两个字比较生僻:“叆”为“云盛的样子”,《通俗文》注“云覆日为叆叇”。以“叆叇”名山岭,谓山高常有云霭相伴也。
叆叇岭景区想当然应该是以山岭为主的,但大约因为护林的关系,不大容易进得去;我有一次进了也因时间不早了,翻了一半山就返了。但叆叇岭下的东边,有一大片的茶林,一个颇有传说的葫芦池,风光不错,旺山人就在那池边造了茶楼,竖起了一座偌大的同心锁片牌坊、一个玫瑰花廊,一时间成了新人们拍婚纱的新地方。
最近应文友之邀去旺山茶博园吃茶,发现那处地方竟然也要收费的了。正是仲夏,行走在园中小径上,只觉满目青葱,环境是比过去要整洁得多了。踏入茶楼,恍在船中。推窗远眺,叆叇岭郁郁葱葱;低头俯视,那池水绿得如染又清澈见底。不闻喧嚣,静听心跳,真的雅。
雅,除了景色要幽,人还不能多。我去的那天是双休日,坐了基本一个上午,几乎鲜见游客。大约因为茶博园要收费了,而且苏州拍婚纱可选的地方多了,新人们轧堆的场面就只能到记忆中去搜寻了。清静是清静,只是冷落了那同心锁片与玫瑰花廊了……

旺山生态园最西部的一个景区以叆叇岭为名

叆叇是云层覆日的样子。但叆叇岭也有晴好的日子,此图是秋色浅抹的时分所拍

叆叇岭东麓有个葫芦池,相传为吕洞宾点化而成

葫芦池的形状与葫芦酷肖,其头部在叆叇岭下

葫芦的柄穿过一个桥洞,桥也因此而叫葫芦桥

“葫芦”上面的那个小圆

“葫芦”底下的那个大圆,池边建起了茶楼

葫芦池的周边,是大片的茶林,面积约为300亩

这处地方现在也叫旺山茶博园

到茶博园去,自尧旺路北上,见“旺山福地大酒店”及“玫瑰山庄”的招牌处折西就到了

谓之“玫瑰山庄”,许是里边有玫瑰花廊

连同这具硕大的同心锁片

这里一度成为热门的婚纱摄影基地之一

我五年前去时,无需到玫瑰山庄那边西折,稍南些有路可直接进入。当时已设了门岗,但还不用买票。前面的屋子就是茶楼,当年几乎没生意

五年前这个景区的旧照合集

现在,这条路上的门岗不知什么时候启用了,你看,这五位游客到此止步,只能望栏兴叹

这个卡口在葫芦池大圆的南边,就在茶楼的南侧

茶楼东视

东边不远处有处古迹,叫梅花井

其状如一朵盛开的梅花。据说井里的水永不干涸。民国时期有一年大旱,东太湖也干得见了底,这井里依然有水,附近几乡的百姓都来取这“救命水”

但园方的简介是这样的,也算是一个美妙的传说

看过梅花井,到茶楼里去坐坐吧

茶楼主楼内的大堂

那应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省去“何时何人”,就是“茶缘悠久”

茶楼主楼的西立面

我们那天就在图中最左边面的那间独立的小屋吃茶。小屋被桩托出了水面,有点吊脚楼的风情

池水清澈见底。据说池水为天然山水,水质清澈,用来烹制当地的碧螺春茶味道特别的甘厚清醇

倚窗南望,也是一间独立的小茶室

西望,远处青山若屏,“葫芦”两个圆之间的“束腰”处,是条堤,堤上就是那具硕大的同心锁片牌坊

自然,我也绝不会不到堤上去走一走

一头一尾的玫瑰花廊都是心形的

正是石榴开花的时分,花却开得有点吝惜

来句“画外音”:“春华秋实”;五年了,你们还记得那一刻吗

“摇镜头”:我记得,那天有点雾霾,但被爱沐浴着,一切都是美的,这景色是不是在演绎着另一种叆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