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拾萃:綵衣堂(翁同龢纪念馆)

标签:
二十四孝江苏巡抚陈銮翁心存苏式彩绘旅游 |
分类: 苏州拾珠 |
翁氏故居中的精华是主厅綵衣堂。引用简介如下:“建于明代,大约在成化、弘治年间(1465年—1505年),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此房几易其主,先有姓桑的大户人家建造,明隆庆、万历年间(1567—1620)古琴家严天池居住过,清嘉庆年间藏书家张金吾也在此居住过。道光三年(1833)翁心存(翁同龢之父)购得后,经扩建修缮,更名‘綵衣堂’,取自‘二十四孝’中老莱子‘彩衣娱亲’的典故,作为孝养母亲之所。”
綵衣堂为明代遗构,面宽三间14.98米,进深九架14.03米,前轩后廊,扁作梁架,柱粗础大,气势不凡。最让人动容的是构件木雕之精美,梁、枋、檩等处的彩绘画之完美,以及修旧如旧之用心。现在各地不少翻新建筑的“纱帽厅”,木雕大都“依样画葫芦”,而在这里却显示着一种“原创”与古朴。而其苏式彩绘,则完全可以与苏州忠王府正殿一比,甚至在年代上或许要略胜一筹。
綵衣堂总体上集绘、塑、雕于一体,其存有的116幅彩画,题材丰富,绘制精致,部分画面施沥粉堆塑,堪称江南包袱锦彩画的上乘之作,是苏式彩绘的优秀代表作。想江南气候潮湿,五百多年间也难逃战乱,但能保存至今,依然光彩夺目,实为不易与罕见。綵衣堂于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恢宏与完美,在我所见的保存至今的古建筑中是不可多得的,因此我敢断言,作为国保级的文物,其含金量是非常之高的。
朋友们若到常熟翁同龢纪念馆去,这个厅是不能不仔细欣赏品味的。因为精彩,专成一集。

出第二进轿厅,前面就是綵衣堂。轿厅的门槛也不低

綵衣堂

綵衣堂内的布局正视

綵衣堂之简介

綵衣堂名取自“二十四孝” 中老莱子‘彩衣娱亲’的典故

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此图摄自苏州城隍山道观中的碑刻

綵衣堂之匾,陈銮书题。“綵衣堂”三个大字后有数行小字,摘录于下:“道光乙未小春,二铭年大奉命典试浙江还,过吴中,拜太夫人于里第。时值圣母六旬万寿,百僚綵服,旬有五日。因述其新居有綵衣堂额,属予书之以识。国恩家庆,为德门盛事云。年愚弟陈銮拜跋”
(句内标点均为我试逗;“二铭”是翁心存之字;“年大”,先得说“年兄”,“年兄”为科举考试时同年登科之人互相之间的尊称,“年大”意在更尊,翁心存是道光二年(1822)进士;“属”通“嘱”;“陈銮”,字仲和,亦字玉生、芝楣,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一甲三名进士,时任江苏巡抚,“年愚弟”为自谦)

綵衣堂南北间有九架。抱柱联就在第一架与第二回之间

上联为:一代完人,风烟乔木,常留忧国;当初谣诼到峨眉,零雨东归龙阙变
下联为:九洲硕望,日月新天,临照升堂;此际精灵通肸蛮,大云西仰鸽峰高

柱础也雕纹

大厅方砖斜铺

k顺两根柱后设两排红木太师椅并几,椅背上镶嵌天然大理石,与两侧墙壁上的大理石条屏相呼应

中堂画未细看,两侧的联为:“绵世泽莫若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为翁同龢书

以下为木雕及彩绘,不一一加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