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2016-02-23 17:54:30)
标签:

翁家墙门

状元及第

小南园

两代帝师

旅游

分类: 苏州拾珠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苏州历史上出过51名状元。在科举时代,读书人寒窗攻读,从乡试、会试一路杀进殿试,脱颖而出,独占鳌头,才能摘取状元的桂冠,了得哦!以时代的标准来看,状元有真才实学那是无庸置疑的。于是朝廷重用。如同治七年的状元洪钧,授翰林院修撰,任驻外使臣;乾隆五十八年状元潘世恩,历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等职……

 

而被康有为尊称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的翁同龢,算来是咸丰六年的状元。擢任翰林院修撰只不过是第一步,后来历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更为显赫的他是同治与光绪的“两代帝师”。 翁同龢是常熟人,位于翁家巷门的他的故居现在辟为翁同龢纪念馆,亦称常熟的状元第。

 

翁同龢故居坐北朝南,有东中西三路,占地约4620平方米,有大小屋子90余间。其主要建筑,中路依次是门厅、轿厅、主厅綵衣堂、后堂楼与双桂楼;东路有“玉兰轩”和“知止斋”;西路为 “晋阳书屋”、“思永堂”与“柏木轩”等。虽然宅中没有很像样的花园,但西路还是有个“小南园”。

 

故居为翁同龢之父翁心存所购得,后续有扩增与改建。翁心存(1791-1862),晚清大臣,字二铭,号邃庵,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后为同治帝师。因此,在常熟,翁氏便以“状元门第、帝师世家”而著称,也有“父子大学士、父子尚书、父子帝师”之誉。故居具有非常典型的明清时期江南名门望族住宅的风格,其规模宏大,为翁氏所有也是毫不奇怪的。

 

翁同龢在任第二任“帝师”时,积极支持“维新”,终于触到了保守集团的利益深处和痛处,“忍无可忍”,慈禧太后乃借光绪之名义下朱谕,被革职回籍,“永不叙用”。据说翁同龢的晚年过得十分艰难,生活拮据到常赖旧门生接济。戴罪蒙冤,终年时75岁。直至宣统元年,才得以平反,诏复原官,后追谥文恭。——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要问常熟,人说你“十里青山半入城”,你见证了吗?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常熟第一人民医院马路对面翁家墙门口的状元坊。坊柱联为:“此中出叔侄大魁昆弟抚相画栋雕梁门第海虞称冠代;何必数榜眼感旧会元有坊华篇胜迹声名琴水让高山。”联语由翁同龢离孙,时为92岁的苏州大学钱仲联教授撰书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状元坊东侧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綵衣堂”的铭牌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碑背后是简介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翁同龢纪念馆的入口,门厅内中屏有简介,上悬“状元第”之匾。(门票20元)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穿过门厅,是一窄窄的天井,两侧有边门出入东西两路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轿厅正面局部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轿厅内一景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出轿厅返身见砖雕门楼,题源远流长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在砖雕门楼处望主厅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主厅綵衣堂大观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出綵衣堂,穿过一个门洞是后堂楼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后堂楼为两层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两侧有边厢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楼下原为翁氏家眷居住之处,现辟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翁同龢”展厅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馆内一景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双桂楼。因楼前有两株桂花而得名。曾是翁同书的藏书室。翁同书(1810-1865)字祖庚,号药房,又号和斋,江苏常熟人,翁心存长子,翁同龢兄。清朝大臣。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授了翰林院编修,曾任贵州学政,詹事府任少詹事。翁同书之子翁曾源曾在此居住,翁同龢晚年返乡后也常来此歇息。楼内也有展品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第六进门前有“龙门坊”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第七进门前有“连中三元”坊。这两进辟为常熟状元历史陈列馆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东路共两进,南一进为玉兰轩,位于綵衣堂东侧,因庭中种有玉兰而名。亦称花厅,为主人接待来客之所。厅内正中挂有四个竖轴,书真草隶篆 “虎”字各一。据说翁同龢属虎,在被慈禧贬官还乡后,政治失意兼乡官监视,心内郁积,于是在虎年虎辰的除夕大书四个虎字,似有“虎落平阳遭犬欺”之意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知止斋在玉兰轩北,为翁心存书斋之名,取《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楼与玉兰轩构成一个小区,作待客之用。楼上藏书,楼下供宾主吟诗、论文、赏书、品画之用。翁心存曾有诗句云:“禄厚贵知足,位高贵知止”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西路第一进为晋阳书屋。陈列为翁同龢读书之所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后一进为思永堂,与晋阳书屋一起为翁同爵于同治年间从仲氏手中购得。堂名出自《诗经·大雅》:“孝思不匮,永锡尔类”,寓意孝子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先祖永远赐予福禄。翁同龢曾携其孙翁安孙、侄孙翁斌孙居住过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西路最后一进为“柏古轩”。明代弘治间,邑人桑瑾从处州通判致仕归里后,扩建宅第,辟园林,名“小南园”。清道光初转归仲氏。同治十一年(1872),翁同爵(翁同龢二哥)从仲氏处购得,其中主体建筑经修缮,取名“思永堂”,堂后院屋因昔有古柏两株,称“柏古轩”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柏古轩”前有个小园子,即“小南园”,园中垒假山若干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据称,翁同爵之孙奎孙民国初辞官居于此数十年,时有酬唱。奎孙号柏园,因而此轩亦称“柏园”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故居中有处靜僻之处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墙根处有只半亭,内立有两块墓碑。是翁同龢为亡妻汤夫人与妾陆氏所立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据考证,这两块墓碑从未使用过,因为翁同龢直到逝世前还是被革职的人,所谓 “诰命夫人”是不可能在当朝被赐封的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翁氏故居有个平时不开放的南门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翁氏故居的一溜外墙。从巷口一直延伸到这条小弄边

 

常熟拾萃: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翁氏故居平面图(点击可看大图。因内容比较多,这一集重点介绍故居的主要建筑布局与景观,下一集分镜头介绍主厅綵衣堂的建筑特色,纪念馆中的一些史料与实物、常熟状元历史及拾漏再分一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