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原创】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下)
(2011-12-04 10:25:50)
标签:
股票 |
分类: 投资面面观 |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下)
■ 修远求索
未来不是过去的简单重复。
在现在的收入结构下,如果实行利率市场化,银行的周期性会很强,即使对中国最优秀的银行而言也是如此,可以这样说,以前如果投资银行获得了超额回报。首先应该感谢国家的利率管制,其次才是自己选了中国最优秀的银行。
息差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平均 |
恒生银行 |
1.78% |
1.90% |
2.36% |
2.23% |
2.02% |
2.06% |
现在用恒生的息差按照招行的收入结构做一个模拟,看一下周期性和盈利能力:
(百万)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平均 |
总资产 |
2,402,507 |
2,067,941 |
1,571,797 |
1,310,964 |
934,102 |
|
息差 |
1.78% |
1.90% |
2.36% |
2.23% |
2.02% |
2.06% |
净利息收入 |
42,765 |
39,291 |
37,094 |
29,234 |
18,869 |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11,330 |
7,993 |
7744 |
6439 |
2,514 |
|
其他收入 |
3,286 |
3,491 |
679 |
617 |
1,061 |
|
营业收入 |
57,381 |
50,775 |
45,517 |
36,290 |
22,444 |
|
经营费用 |
-32,634 |
-26,207 |
-23636 |
-16738 |
-11,091 |
|
拨备 |
-5,501 |
-2,971 |
-5154 |
-3305 |
-3,691 |
|
税前利润 |
19,246 |
21,597 |
16,727 |
16,247 |
7,662 |
|
所得税 |
4,811 |
5,399 |
4,182 |
4,062 |
1,915 |
|
净利润 |
14,434 |
16,198 |
12,546 |
12,186 |
5,746 |
12,222 |
ROA |
0.60% |
0.78% |
0.80% |
0.93% |
0.62% |
0.75% |
从上表看净利润的波动平缓了许多,但是考虑到这么高的总资产增速,这个周期性的利润曲线多少有点差强人意。欧美的大银行的息差也许比恒生高,但为了追求高息差,买了很多次债和其他衍生产品。在金融危机中亏损累累,息差的规律显得多少有点无意义。所以本文并没有用他们的息差来举例。而且欧美的金融生态也我们现阶段也不一样,欧美有很多金融创新,而国内银监会管得很严。恒生经营稳健,那么在利率市场化后,内资银行控制好风险下获得2%的平均息差比冒更多亏损风险获得3%的息差要理性的多。
在货币紧缩的情况下,银行息差会比较高,比如招行今年息差是3%左右。如果考虑利率市场化后息差的周期性,用今年预测的净利润乘以一个倍数来估值其实不合逻辑。可以这样考虑,将息差调整为你认为利率市场化后可以达到的平均息差来估值,比如招行。
2010年 |
息差2% |
息差2.44% |
总生息资产 |
2,402,507 |
2,402,507 |
息差 |
2.00% |
2.44% |
净利息收入 |
48,050 |
58,621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11,330 |
11,330 |
其他收入 |
3,286 |
3,286 |
营业收入 |
62,666 |
73,237 |
经营费用 |
-32,634 |
-32,634 |
拨备 |
-5,501 |
-5,501 |
税前利润 |
24,531 |
35,102 |
所得税 |
6,133 |
8,776 |
净利润 |
18,398 |
26,327 |
ROA |
0.77% |
1.10% |
招行未来的平均息差是多少,无法准确预估,但可以根据分析做几种测算。现在招行的市值是2500亿,如果利率市场化,平均息差是2.44%,2010年净利润是263亿,市盈率9.5倍。如果平均息差是恒生银行的2%,则净利润是184亿,市盈率是13.6倍。沪深300在 12月2日的静态市盈率是13.35倍,两者差不多。如果不考虑房地产泡沫的影响,市盈率即使考虑利率市场化,从相对估值来看应该是合理偏低。不过银行都在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做结构转型,未来和现在并不一样。要结合对具体银行未来的定性判断,综合考虑后估值。
民生银行行长洪崎2011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说:“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利润很高,不良率很低,大家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这就是利率管制的结果,本应属于储户和企业的资金成了银行的利润。但从实行这个政策的历史环境考虑,那时银行坏账高,经营能力差,没有3%的毛利差,无法消化坏账,也许会导致金融危机。两害相权取其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然不合理的总是不能持续的,未来很难重复2006、2007年的荣景,但是投资者如果买得便宜,获得合理回报还是可以预期的。
(博客编辑:明镜台)
中道巴菲特俱乐部郑重声明: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您发现本专栏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我们会删除该文章。转载本专栏文章、图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