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沃伦·巴菲特之路》
(2009-09-29 07:14:18)
标签:
财经股票市场投资者巴菲特杂谈 |
分类: 投资面面观 |
重读《沃伦·巴菲特之路》
来自:廖朝忠的BLOG
还好,我自己的帐户现在早已雷打不动,有时闲了也在看盘,纯粹是为了好玩,虽然有时难免也会受到感官刺激,但相对而言我能坚守自己的纪律,我对自己的定力感到满意。很多道理都很简单,但是,简单的事情,做起来难。所以,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更需要磨练。
“在股票市场上,情绪的力量往往比理性的力量更为强大,贪婪与恐惧往往促使股价或高或低于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很多人过不了情绪这一关,我也一样,所以,能较好控制自己情绪决非一日之功,尽可能远离股票市场是对的。你不看它,它就诱惑不了你。
“格雷厄姆还告诉巴菲特,成功的投资者往往是那些个性稳定的人,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不是股票市场,而是他自己。即使投资者具有数学、财务、会计方面的高超能力,如果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绪,仍难以从投资行动中获益”。有时自我陶醉一下,自己长了一个并不好看的脑袋,但还好,性格很温和,而且相对很理性,自己不是那种遇到什么急事而马上“爆炸”的性格。有时也会兴奋得不能自抑的,但我是人,不是其他动物。是人,就会有喜怒哀乐,嘻嘻。
“巴菲特不去预测短期的市场动向,也不相信任何其他人能够预测”。我这个人有点笨,但喜欢玩点小聪明,在刚刚涉足股票市场时,我就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操作思路,不会轻易听别人的建议,哪怕那时是投机客。到了现在,我更不会理会天天算命的预测,包括经济预测。自己的思维最重要,股市不需要那么复杂的。
“巴菲特的购买决策从不受市场总体水平的影响,即使在较高的市场价格条件下,很多人望而却步时,他仍然一如既往地购买他认为有吸引力的公司的股票。”大师就是大师,哪怕大师并不神秘。我个人的理解和做法是,大势的把握还是要的,但是,这不是看短期的趋势,我说的是,如果整个市场处于高估时,即便有估值合理或低估的公司,我不敢碰,我怕倾巢之下,这个低估的“卵”能否仍保持为“完卵”。
“人们通常认为个人与大的机构投资者竞争时,处于不利的地位。巴菲特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由于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往往不稳定和不合逻辑,个人只要坚持考虑简单的企业基本面情况就能轻易地获取收益。”个人投资者完全可以战胜机构,明摆的理儿,不用多证明了。
“巴菲特强调投资者必须为市场的变动作好财务和心理上的准备,必须料到普通股的价格是会波动的。如果你想投资股票市场,那么你必须具备你所持有的股票价格跌了一半而不惊慌失措的能力。”如果你不能忍受股价下跌一半,那么不要进来玩这个游戏。短期内,谁也不知股票市场底在哪,那种认为一买就赚的想法是害人的。认真研究巴菲特所买的股,买了后,股票下跌超过一半的案例多得很,老巴不是股神,千万不要神圣化他老人家,其实他很普通的,不然,他不会被短期套牢。
“巴菲特认为,也不会因为股票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而变得富一些或穷一点,因为他的持股期很长。”看短期 市值的波动是没有意义的,除非短期内你需要套现。如果你不是长期投资,就不应进来买股票,因为,你随时都有可能遭受短期市值的贬损。作为长期投资者,你帐 户的贬损,只是“市场先生”给你的股票定了一个低于你的买价而已,你应知道你买的股权的内在价值,如果不知道,玩这个游戏很危险。
“正如巴菲特对预测股票市场走势与买卖时机缺乏信心一样,他也不认为有任何资料能用于判断宏观经济形势。他说:如果联储主席把他未来两年内的货币政策悄悄地告诉我,我不会改变我所做的任何事。” 人们在预测宏观经济方面的能力很差,但是,连普通人都在做这个本该是经济学家该做的但经济学家们却没有能力做好的工作。回头看看,我们对宏观经济的短期趋 势的判断哪次对了,它真的对投资有指导作用吗?我的投资是基于公司的分析,当然离不开估值,包括整个情势和公司的估值。
我不会照搬价值投资大师们的思想,但是,我深刻的体会到,多用他们的思想指导投资,比以前自己自以为是的思维指导投资,结果已非同日而语。
中道巴菲特俱乐部郑重声明: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您发现本专栏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我们会删除该文章。转载本专栏文章、图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