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题《湖霜草》(赏析及译文)

(2018-09-01 14:42:41)
标签:

每日一文

文化

分类: 文学欣赏

题《湖霜草》

[] 谭元春

 

予以己未九月五日至西湖,三旬有五日而后返。又过吴兴,穷苕霅。以为西湖之美在里湖,苕霅之美在二漾。汲汲乎为之赋诗以显于士君子间,而士君子之贺其遭者亦众矣。当其不寓楼阁,不舍庵刹,而以琴樽书札托彼轻舟也,舟人无酬答,一善也;昏晓不爽其候,二善也;访客登山,恣意所如,三善也;入断桥,出西泠,午眠夕兴,四善也;俗客所避,时时移棹,五善也。挟五善以长于湖,僧上凫下,觞止茗生,篙楫因风,渔茭聚火;奇唱发,流光升;霞敛星移,烟高霜满;或闻邻舟之一叹,或当空阁之无声。当斯际也,属秋冬乎?属之人乎?属之湖乎?曰不知也。

细而察之,意绵绵于空翠古碧之中,逢客来而若断,目恍恍于衰黄落红之下,触松色而始明。众阜欣欣,借红叶为魂魄,六桥历历,仗明月以始终。我怀伊何,谁念及此。夫哲人早悟,入山水而神惊,士志多忧,闻黄落则气塞。况乎望山陟岭,杳然无极,泊岸依村,动必以情。有西湖幽映其外,不待十里而步步皆深,有两高环照其上,寻至千里而层层欲霁。江海倒射乎韬光之顶,溪流送阴于龙井之前,响声依然,如苏子过亭之日,泉事甚远,同骆丞刳木之思,又因而自念不已也。予清缘既不如人,壮岁又将去己,若得一间草阁,临涧对松,半棹野航,藏身接友,老母肯俯从于外,子弟不相念于家,任野人之所之,朝在山而夕在不,度才力之所及,书一卷而诗一章,则西湖二漾之间,足吾生济吾事矣。纵不能亦必践李三长蘅之约,乐铠忘返,往来小筑间,自勾盟以之于红落,自霜雪以之于水,自喧杂以之于无人,静观一年之消息,默审百物之去来,其为弘益,岂诗文而已耶。然二漾者又予之所入而惧,惧而返,返而后思入者也。苟不惮精魂之微,年载之久,游于其上,立于其中,映于其外,将使人荡荡默默而不自得,长蘅何择哉?

——《谭有夏合集》

http://s9/mw690/001I4Wngzy7nhKWHtEs88&690 

[赏析]

原文较长,此系节选。文章从点明时、地着笔,顺势提及自己的纪游诗作,由诗作而写到士君子对作者这次游览的庆贺。然后点明作者这次游览西湖,有五大妙处。最后又总写这次游西湖的观感。全文语言简洁,描写生动,景物中注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虽仍摆脱不了一种“孤怀孤诣”的情调,但从中也可看到作者钟情山水的风雅情怀。

http://s7/mw690/001I4Wngzy7nhL0qd1k96&690

[译文]

 

  我在己未年九月初五到西湖,三十五天后回去。又经过吴兴,穿过苕溪。觉得西湖的美全在里西湖,苕溪的美尽在钱山漾及孚漾。急不可耐的为它们写诗来在君子间显摆,并且士大夫们祝贺自己的游赏也很多。当自己不住楼阁,不住名庵古刹,而扶琴带书乘着小舟,船家不应答,这是一好;早上傍晚不错过它的征候,二好;拜访客人登上高处,随意想去哪里,三好;进入断桥,从西泠出,中午休息傍晚出发,四好;避开俗客,时不时撑船,五好。带着这五好生活在湖上,僧人上山,野鸭下水,举起酒杯泡上茶叶,迎风划桨,茭白丛中聚着渔火;清奇的歌声发出,流光四溢;云霞聚拢斗转星移,秋高气爽;有时听见邻船的一声叹息,有时空阁无声。处在这样的境界中,是因为秋冬之交吗?是因为人吗?是因为湖吗?我也不知道了!http://s7/mw690/001I4Wngzy7nhL0ISOOa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