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阿G篇传之阅前小记

(2012-12-03 15:14:14)
标签:

转载

分类: 小说定稿
偶然发现:早已放弃的早年博客里,竟然贴着这样一个小文,由此记起这个小说完成的具体日期了。

阅前小记

      

       欲识阿G偏传,请先看《阿愿小传》。

       阿愿姓李,生于杨陵,在母腹时,一之月如草上珠,四之月中作人形,六之月里开六精,十之月罢乃降生。生三年,唐山崩;生半月,青杏生;生之日,夜半中。

取名阿愿,一因母姓;邰城(杨陵古称、后稷封地)梁氏,临产受苦恩、哺乳养育恩、恩恩重如山,蚁子何以还?一意良缘,愿结众生:农工商学,只未当兵;儒道魔邪,胡乱成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无上正觉,愿宿命通。

恋屋家狗、愧生为男,身病心软、正果难修。在家和尚,慧根清净。云气穿堂过,依窗伴鸟眠。露浓花浸月,风筛腋下泉。鼻息鸣雷动,虫声唱梦圆。仙然独我居,长箫祭厅前。夙愿难偿,时光少又少;感念红尘,愿心老不老?

       ——临溪曾羡鱼,退而忙结网。九九暮春尽,阿愿谨识己。

识得这一段小传的暮春,阿愿又一次投靠父母,专在家做起了病人。这是间小小的平房,前后有门头顶天窗,空屋里虚室生有白光。光屁股穿一条肥大的短裤,只求个身心舒畅。墨水与药水同吞,心血和泪水俱下,终于要完成这篇文章,为我的乡亲立一个“偏传”了,真个是大喜而过望。喜总归是要窃喜的,梦中会吃吃地发笑,但我在偷偷一笑之后,一点也没忘记上帝。我要做负责的鞋匠,给一只皮鞋钉了掌以后,要自己先穿着走路,然后让上帝试穿。不然上帝穿了说夹脚,却找不着我的地摊,他不会踢打那只鞋子,他会骂鞋匠阿愿。

       如此一来,这部“偏传”便让我大受其苦了。首先是它的名称,早七十年前有鲁迅的“正传”在前,我便只有以“偏”出之。其次是文章的情节,想以一个“搞”字定了天下,三万字以内写三代五个人的一生,五个人物却是相互并列,只除了血脉的一线相连。其次是文章的结构:人物既然是并肩而列,不经意间我便想到《史记》。《史记》的人物纯属并列,却因为“互现法”的使用,对比而个性生辉。人物既然不能递进,段落之间小小的故事,便多以寓言出之。回头想这种写法,正与《庄子》暗合。其次是文章的语言:沈从文有凤凰城,贾平凹有商州,我便处处以邰城贯之,以邰城当地的民俗,以邰城当地的语言,以及秦腔的短句式、高腔调,用普通话在脑中思想,出手时却以关中西府之朗朗音声。

       出身于草莽之间,成长于陇亩薄田,长扪心而自问,久内视而自省,怕有那“搞“家的一丁点儿感染,在潜移默化中遗传,却又是身陷于命运之中,没法子不现身于生活中。此次草成的这个“偏传”,比之于往年的纤细之气、仙逸之气,更多是农夫气、实在气也。虽则委身于小小的平房,却是下有地气而上达天光,气质活泼泼,心地坦荡荡。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但愿此篇完后,我心能稍稍剥离其“迷”,而渐近于“心悟”。           九九年五月十二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