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后“五个一”
(2011-10-02 16:15:41)
标签:
谢惟默西安宋体玻璃唇鬼街的逃学少年杂谈 |
分类: 大唐记录 |
国庆前后“五个一”
小唐的爹
一个邮件
Re:小说投稿,2,西安,李大唐,新实力小说家园成员
"awkw666"
2011年10月1日(星期六) 下午22:55 查看0个附件|
《鬼街的逃学少年》已刊《新文学报报》。
我们一直压着这篇稿子,主要是想找人点评这篇稿子,却始终没找到适当的人;由於故事跳动於虚实之间,所以请你自己写一篇当初创作的心路。稿子写好掷入报报邮箱,导读千万别太长,你的原稿在网络上读,非常吃力;吃亏的是你。
一个小谈
谢惟默先生。吃力肯定,不算吃亏。
翻电脑旧稿,2009-12-3,9:56,文前自述,一段故事和朋友推荐:
一位作家看完《天眼》(原名)说,这篇文字文采飞扬,看得我眼花缭乱,思维都有点跟不上了。一位80后的大学生说,我读懂了,真的读懂了。读完后,耳边响起的尽是真切而掏心窝子的话。有一种心灵的沟通,胜过几天几夜的对面直语。此稿重在想象和独特思想的表达,有莫言《枯河》和赫塔·穆勒《一只苍蝇飞过森林》的痕迹。
本身是个简单的逃学故事,照实写,太白开水了,所以删掉2/3内容,动用想象,倒序,第一段写暗夜鬼街对少年的心理压榨;第三段才写大人们为争取一个校长权位的可笑举动,恰如鬼街之鬼;开头结尾有命运无常的寓意;整个小说,要说没有对当前世界的反讽,好像也说不过去。80后能读懂,使作者恢复了自信。
今天再看,写的是一个叛逆少年开“天眼”,长思想的初创之期。
而2009年,是我小说创作最为天者烂漫的时期。初生牛犊不怕虎,读书不多,压力较少,低下头来,浪写一气,至今把当年思路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写完。
2011年7、8月份发的大约160个邮件,就你们杂志发了两个用了两个,谢谢!
一个背景
《新文学报学报》:总编辑
原创投稿或推荐文稿邮箱
一个地址
鬼街上的逃学少年:
一个私(退稿)信
玻璃唇:
你的《我的皮鞋载我飞》我推荐了下,最终不能采用。其实,我觉得你这篇稿子没有飞扬起来,文字的飞扬,情00感的飞扬,也就是说没有彻底放开文本,写得恣意汪洋。
谢谢推荐!您的意见很好。《飞》只注重了所谓创新,形式上的,而不是内容,想借小说发表所谓诗歌、表达思想了好像。
由于工作转换,下半年将少写多思。从关中挪到您的故乡陕北,时间上更加自由了,估计心胸会更加宏大广阔。先学会生存、体验生活、写好故事,做好第一层次吧,比如侯波、付秀莹他们。
我好像极力在冲入“风格”层次,有似于拿头走路。自信走好第一步,我的第二步,也许走得更加高远。
再次感谢小盐老师。球王贝利说,最好的球是下一个。
决不重复、决不模仿,决不苟同,决不服输。如蒙不弃,请待新作。
(9月26日 11:12微博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