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俺的口音

(2009-03-02 11:23:11)
标签:

口音

方言

河南人

韵母

粉浆饭

          华夏幅员广,方言乱纷纭。转换随地域,口齿有差分。清浊异调韵,神析赖匠斤。为我继绝学,  蓦读窍狂欣。                 《读杨雄<方言>有感》 瓠山才子

          俺的口音

 

和朋友QQ海阔天空,他问,你讲话什么口音?我回答,当然是河南口音了。他不大相信,说看你的博文,很斯文,也很从容,感觉你不像是讲方言的人。我说,写文章是书面语言,当然不可能用方言了。他又说,河南人讲话很硬的。是的,的确如此,俺承认,河南人讲话粗喉咙大嗓门,确实很生硬粗鲁,不像你们,喝的是长江和太湖水,吴侬软语沁人心脾,怪不得听着象花香鸟语,呵呵。俺喝的是混混浊浊的黄河水,水质硬PH值高,所以讲话也很盐碱,难怪相声和小品就经常拿河南人开涮,其实俺听罢也是莞尔一笑,谁让俺投胎在黄土窝呢。我又说,河南是个地域和人口大省,远的不说,单单就俺们豫北,口音也有很大的差别,你有兴趣俺就给你一一表来——

安阳临近河北的邯郸,讲话前音重,后音带“儿”,比如他们说“今天”就是“今儿”,明天就是“明儿”,安阳下辖的林县口音最有意思了,那里好像处在一个特殊的语言区,与他们语音相似的还包括河北的武安和磁县,他们发音韵母INGIN不分,韵母AN读作A,如“林县”就读作“零下”,乃至于我们这里的人经常拿他们的讲话取笑,好在林县人以吃苦耐劳脑瓜灵活能言善辩闻名于世,还是很让人另眼相待的。濮阳紧邻山东的济宁,那里人讲话口音相对柔软一些,后音习惯带“的”,比如“孩子”就是“孩的”,“筷子”就是“筷的”。焦作临近山西晋城,此地古时为怀庆府辖地,被惯称为“怀川”,那一带的方言很奇特,口音很怪异,后音向上拐,听起来根本就不是河南话,在这里俺学都学不来,加之普遍认为那里的人工于心计尖酸吝啬,也是我们经常取笑和调侃的对象。

俺新乡人讲话倒算是比较标准的河南音,自我感觉尚无太多挑剔之处,不过相比河南省黄河以南其他地方而言,听起来是生硬了一些,也好听不到那里去,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十里八乡不同音,在俺们这里的农村,相邻的几个村之间的口音都会有差别。我年轻时插队在新乡县七里营刘店村,相隔仅四里地的曹庄人说“黑”发音是“喝”,以至于刘店人挖苦奚落他们,说是某一天曹庄人干活往地里施肥担茅粪,天色将晚临近收工时,生产队长要大家鼓足干劲再挑一趟,众人不悦,有人高声央求道,队长,天恁晚了,俺的茅粪再挑到地里就“喝”(黑)了。

俺没有研究过方言和语言学,只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林子大了啥样的鸟叫也能听到,方言的形成和运用有它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尽管中国地大物博口音南腔北调方言千奇百怪,好在有了统一的“国语”——普通话和“国文”——汉字,不妨碍我们借助这两种工具无拘无束地进行沟通,更由于有了网络这种新兴的交流方式,天南地北的俺与阿拉、你与侬,五湖四海的侉子与老表、这疙瘩与那厢,都可以用同一种语言心手相连。朋友,欢迎您有机会来俺这里,听一听硬邦邦直通通的河南口音新乡话,尝一尝香喷喷热糊糊的红焖羊肉粉浆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