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得一定要说谢谢

(2013-01-17 09:35:20)
标签:

情感

分类: 随笔

                                                  2013年1月17日   

 

      有好多事过去就过去了,即便是有沉淀下来的记忆,也如碎片一般拼凑不完整。开心的,有意义的记忆,或许会保存的完整一些。而那些不愉快的,苦恼的记忆,随着岁月的流失都会神奇般的自动过滤掉,尤其是我这样的稀里糊涂过日子的更是如此。但是最近几天的一个惯性动作,让我尘封的记忆一点点的打开来。

      记忆让我想起了我故去三十多年的奶奶。奶奶是寡言少语的人,一辈子干净,平静,温和,慈祥。奶奶没有文化,她似乎从来都不用思考,也似乎从来都没有烦心的事,她总是那样的宁静而淡定。那时,我还太小,对奶奶并没有深刻的记忆,但是我总是爱从母亲父亲那里听他们讲奶奶的过去。奶奶很宠爱孩子,她的宠爱应该是她的表达方式,她不会儿啊乖啊的搂在怀里亲,她是不善表达的,她只是放任孩子的自由成长,从来都不给他们束缚。我的父亲和两个叔叔都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高材生,早早的参加了革命工作。那时奶奶并不知道她的宽厚会得到如此的福报,她只会稀里糊涂的宠着儿女。我们兄妹相继出生,个个都被奶奶视如珍宝,但是没有哪一个听到奶奶说过,疼啊爱啊的,奶奶只会看着她的孙辈把屋子里翻得乱七八糟而乐呵呵的。母亲有时看不下去怪奶奶溺爱,奶奶不会讲大道理,她只会说,孩子能玩几天呢,屋子乱了可以收拾,地脏了可以扫,唯独不能训孩子。我做了妈妈后,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育儿过程中,慢慢的体会到,奶奶那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养育孩子的方式是多么的独具慧眼,看似自由随意,但她母性使然散发出的慈爱早已渗透到了孩子的身心。她的确是宠爱自己的孩子的,但她的孩子长大后却不宠爱自己。

      继续说我的惯性动作,这个动作是从两个核桃仁开始的。

      儿子虎子自从上了高三,全家都感觉是最为忙碌的一年。也就是从高三开始,我又开始恢复了像对待小孩子那般的呵护他了,看他起早贪黑的不由的心疼,总想替他多分担一些。我想,我多少还是遗传了奶奶的基因吧,如奶奶那般的宠爱孩子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十七八岁应该是早已过了被奶奶宠爱的年龄,因为我的父亲当年十七八岁的时候已经是主力干部了。我或许宠错了,与奶奶是没法比的,那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的宠爱应该是纯天然的。而虎子现在享受着最高级别的待遇,袜子不用自己洗,饭不用自己盛。真真的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地步,就连他爱吃的核桃,我都会剥好了递给他,也算是在他忙碌的高三里替他分担了一些。

      第一次给他砸核桃的时候,他边吃边说,谢谢老妈。我并不在意,你只要把东西吃到肚里比什么都好,谢不谢的都不重要。第二次给他的时候,他说,老妈,核桃仁都被你捂热乎了。就是这么一句“捂热乎”,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拽到了奶奶那里,之前我说过,我对奶奶的记忆并不深刻,但是我却怎么也忘不了“捂热乎”。

      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是奶奶生命的最后时光。冬天里,奶奶坐在被窝里已经下不了床,我们兄妹也个个像翅膀变硬的小鸟,相继飞出了她宠爱的巢笼,在奶奶看来最小的我,还应该呵护在她的视线里,无耐我的晚熟与奶奶的不善言辞,总是把那份想要表达而又不会表达的爱搞的支离破碎。直至如今,想起此事都让我后悔万分,我没有必要趴在奶奶的床前说我爱她,我只需在放学后给她讲讲学校的趣事就行了,最起码让她知道孙女一直都在她的视线里,可是,我没有做到。我不懂这些,我也读不懂奶奶。而奶奶只会从被窝里拿出一只梨子,仔细的削了皮,递与我说,吃吧,婷,都捂热乎了。那时,我很反感奶奶的“捂热乎”,要么不吃,要么也会拿了梨子让冷风把梨子的丝丝温热吹尽。尽管我这样,奶奶从来都不说什么,她越是不说什么,我越是感到不安。对了,还是错了在记忆的深处想要过滤却总也没有过滤掉。想来,我的行为奶奶该有多么伤心。可是,父亲母亲不是常说奶奶从来没有心事的吗,她应该不把小孙女的任性放在心上,我常常这样安慰自己。无论我怎么样的选择性遗忘,那都是自欺欺人,其实,我没有一刻忘记过“捂热乎”。是奶奶的“捂热乎”教会了我要懂得知恩图报,要随时记得说“谢谢”。

      虎子做的比我好,他吃着“捂热乎”的核桃仁说,谢谢老妈。听着他常说的谢谢,我已是泪眼朦胧,此谢谢非彼谢谢,儿子终于了了我的一个心愿。我宠的儿子没错,奶奶宠她的孙女也没错,因为我们总是记得说“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