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酒韵悠悠话邢庄

(2023-12-28 19:30:04)

酒韵悠悠话邢庄

曲令敏

宝丰县是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艺人们把《红楼梦》唱到麦田里,唱进北京国家植物园里的黄叶村。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让《红楼梦》中的三件汝瓷重现,还有人借王熙凤和林黛玉的名号开发出的“醋坛子“。文化与产业结合,相互激扬、一举多赢。

正为这雅俗交融的妙招击节赞叹,又传来石桥镇邢庄村以酒为媒、以歌会友,每周五、周六在村广场舞台举行“醉美邢庄唱酒会”的消息,歌声和舞美传播的是文化,台上台下同频共振,远扬的是深巷里传承久远的酒香。按照媒体人的实话实说,是“依托‘酒文化’优势,聚拢人气,打响品牌,促民增收。”

 邢庄的酒,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我去邢庄那天,是晚秋。浓烈的秋风带着清香白酒的味道,染红了路两旁的枫叶。排排住宅楼之间,稳稳不动的,是成串成墙的玉米棒,有子粒摊开在地上,浮着阳光漫过来,那是流淌不息的日子,一丛丛,一片片,在庭院,在马路上……

邢庄,是宝丰县石桥镇的一个行政村,也是个横竖五条街的白酒小镇。小镇因酒而名,还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入选2021年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名单,成为网红和驴友们的打卡地。

像大平原上的许多村庄一样,邢家是从山西移民过来的,他们代代传承,成就了这个酒香小镇。酒香也是人烟的香,是有情有义的灵魂之香。

走进2018年荣获“河南老字号”的金花春酒业有限公司,浓郁的米粮香,传统酿制的流程,惊喜一个接一个。这家酒坊名为 “忠信堂”,公司经理是邢家老酒第十九代传人邢艳民,大学毕业回乡创业,精益求精,埋头苦干,2018年“忠信堂”荣获“河南老字号”。第二十代传人邢可佳,将古老的酿酒技法与现代生物相融合,形成独特的酿酒工艺,成为国家最年轻的评酒大师……

深深触动我的,是这脉人烟大仁大义的家风。明永乐二年,邢氏三兄弟邢伯山、邢伯林、邢伯川随大批移民从山西高平县迁来河南。乘羊皮筏子过黄河,到河心,风高浪急,羊皮筏子眼看就要倾覆。大哥邢伯山为了保住两个弟弟和妻儿的性命,把临别时父亲交给他的酿酒秘方转交邢伯林,纵身跃入滔滔黄河……

含泪到达目的地,一家分三处,大嫂和侄子邢志刚落户汝州东,老二邢伯林扎根郏县西。邢伯川来到了宝丰县东一个叫枣园的村庄,见这里河水清澈,地泉涌出,便结草为庐,掘井开灶,定居下来。经过三代人的勤劳耕作,建起了三进的大宅院,邢家酒、中医堂、瓷器厂、酒馆,开创出兴旺的家族基业。先前的枣园村后来更名为邢家岭,最终定名邢庄。邢家人继承祖上忠义仁厚、诚实守信的家风,代代不忘造福乡里。岁月流变,家风变乡风,最终化为民风,这是石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黄金部分。

1966年,新华社记者穆青来河南采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两篇文章,一篇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另一篇是《布衣县长——邢双林》,在乡亲们的口口相传里,邢双林不叫“布衣县长”,而是叫“拾粪县长”,说布衣县长,那是雅化了。

邢双林生于1916年,是邢家迁来河南的第16代,读私塾时秘密加入党组织。1949年入伍,1956年转业后,先后担任宝丰县副县长、县长。人们叫他“拾粪县长”,是因为他穿着补丁衣服,背个粪箩头,这村到那村,走一路拾一路粪。三年困难时期,他和乡亲们同吃同住,走遍宝丰县西部的大片山地,人瘦了,心里踏实了。他制定出了治山治水的具体方案,让大片田地无雨时能浇上水。至今老年人还在说,这位县长在女儿出嫁时,嫁妆是他亲自买来的一对箩头……

宝丰酒厂历史悠久,民国时被大水冲塌了。1956年,邢家老酒传承人邢元章、邢明月等13人一起参与酒厂重建。他们将邢家老酒的酿造工艺融入传统宝丰酒艺,宝丰酒很快挤身河南十大名酒之列。邢明月被授予国家级白酒评委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到了晚年,邢明月把毕生所学的白酒酿造技术传授给了后人邢小根。

邢氏酒坊在村头,女主人带我们现场参观。酿酒季节到了,储酒罐壮汉一样立在那里,成垛的原料已经备齐。厂房里一行行都是埋在地下只露缸盖的酿酒缸,让人叹为观止!她说,像这样的酿酒缸,全村有2000多条。她还告诉我们,这个酒坊虽然有名气,一年生产50吨到100吨左右,在村里不是最大的。长年在这里干活的有12个人,车间里一个班8个小时140元。忙时用20多个短工,女同志一天工作5个小时,这家干完接着去另一家,多的时候一天能挣280元……

村支书邢全营告诉笔者,邢庄村有两个大公司、11个中小型作坊,号称酿酒十三坊,年产值3000多万元,为村民提供600多个就业岗位,加上其他收入,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在万元以上。

时代更替,物华一新。眼前的邢庄村1548口人,绝大多数都姓邢。邻里亲和,鱼水相帮,本分又纯朴。县里、镇里号召一村一品,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邢庄这一品酒,清香远逸,名扬乡里。

邢全营介绍说,邢庄人诚朴守信,造酒的原料都是从山西、东北等地一车一车运回来的,因为那里的日照时间长,高粱、豌豆喝足了阳光,料好才能出好酒。

酒是粮食精,清醇甘美,是酒的味道,也是人的味道、生活的味道。看酒坊,看民居,我心里涌起的,不是沉醉是羡慕;不是虚飘飘地感慨,而是沉甸甸地敬佩。

成排的共享单车,成组大写意的古陶酒缸,迎风飘扬的酒旗,举杯豪饮的李白,石径草亭农家院儿、清水潺潺绕“迷宫”。古香古色的墙画,怡然自得的画中古人仿佛就要走出来……还有篮球场、游园、休闲广场,还有一日三餐只收8元钱的老人幸福院,还有十几个村庄170多个孩子都送来的幼儿园……

好景致目不暇接。

风日流丽,沉静在院落里的金菊、月季、粉豆、虎刺梅、大丽花,开不尽的是日子的丰足和顺畅!成排的双层楼房,自成院落的别墅样住宅,苦瓜、丝瓜、金瓜、眉豆和凌霄,是披在墙上的流苏;成畦的萝卜、白菜、韭菜、大青菜和空心菜,是庭院的延伸,也是餐桌上的美味儿。听那位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的中年女子说,邢庄95%的人家儿都有小轿车,电车、摩托车、互联网更是每家每户的标配。

这是多么沉得住气的日子,让我这城里人艳羡不已!这日子的甜美,是邢庄人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遇见珍稀菌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