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医生大智慧

(2011-04-17 07:48:37)
标签:

医生

心理

杂谈

分类: 心理诊室

小医生大智慧


     昨天参加一个关于抑郁症对症治疗的会议,开了半天儿,中午结束。参会至少50余人,很感慨同行们平日出门诊周末还得来听课,真是辛苦。不过虽然同坐一室,但是每个人的收获不同,因为人们总会选择自己想听的那部分内容听。所以,老师好坏只占教学的一部分,学生或者听众才是关键。
     在会议最后,主持会议的老专家向大家提问:“一个抑郁症患者服用某种抗抑郁药4年,剂量100mg(较大治疗剂量),现在复诊,患者说还是不太好,治疗效果不太满意。请问台下各位医生会怎样处理?”
    
  教授说赞同“加量”的请举手?三俩人举手;
     赞成“换药”的举手?这次五六个人;
     那么,最后赞成合并用药的请举手?结果寥寥也是几人。

     见此情景,我猜想台上的教授可能会略显失望,因为回应真是太冷了,十分不热情。一种可能台下听众听得不专心;二是这群人太中庸了,有想法但不发表任何观点。教授见状,请没有举手的一位医生发言,他的话很打动我。
     他说,如果门诊真的来了这么一位患者复诊,我会继续问他很多问题,而不是仅仅了解这些信息以后就会立即决定加量、换药、或者再加上另一种药合并用药。还有就是
效果不好,为何该患者还能坚持服用四年?是否描述不客观?或者用药不规律?再或者有其他方面问题?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所以,作为没有举手表明自己观点的代表,他的回答很触动我,这就是医生,大医精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