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段闲话,不宜多表)。
上一节我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投资银行股的风险底线就是不能入股净资产有较大损失可能性的企业。当然实际上投资的原则不是矮子里面选将军,而是一个优中选优的过程。当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之后,如何通过定量分析来发现满足上述风险底线的企业或者排除掉未符合标准的企业就是接下来的难点了。衡量银行业经营质量的指标千千万万,从中筛选出最能反映掌控风险能力的指标集合并设计成筛选器绝非一件易事,不如先从一些常见的银行业概念入手。
存款:存款为银行开展业务的根本,属于资产负债表里的负债项。存款业务可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亦可根据客户的不同属性分为公司存款和个人存款。活期存款负债成本显著低于定期存款,同时银行对公司存款的议价能力通常也低于个人存款,即存款成本取决于活期存款以及个人存款的占比高低。比较不同银行的竞争优势,能否以价格优势获得大量低成本存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存款平均成本)。
贷款:贷款业务目前作为国内银行业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即国内银行主要依靠"净息差"(贷款平均利率-存款平均成本)来实现收入和利润,中间业务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就绝对比例上来看还构不成大头。通常,贷款业务可分为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亦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分为公司贷款(对公贷款)和个人贷款(零售贷款)。进一步细分的话,公司贷款根据客户规模划分成大型企业贷款和中小型企业贷款(目前银行业大力发展的);按行业划分可以分为房地产业贷款、制造业贷款、零售业贷款、公用事业贷款等。而零售贷款从使用角度通常可以分为房地产按揭贷款、汽车按揭贷款、信用卡贷款等。理论上说,在风控得力的情况下,贷款平均利率越高意味着银行的“净息差”指标越高,这将带来更为可观的利润。但实际上,贷款利率越高通常意味着贷款回收的风险越高,因为借贷者一旦签订了较高的利率协议,通常需要将资本投入到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来弥补资本成本。然而,银行也不能追求绝对的安全性来牺牲利润增长,除了覆盖资金成本和营运成本之外,净利润的增长将是扩大自身经营规模的前提条件(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银行业是一个绝好的滚雪球行业)。所以,观察一家银行的贷款管控能力,除了常用的坏账指标之外,绝对不能只追求高的“净息差”水平。通常一家有着低平均存款成本的银行更有实力在贷款业务上实现“中庸”。
净资产:净资产即股东权益。与一般的企业不同,因为银行业的经营以资金为生产资料,不需要大量的厂房和设备。除了自有的办公场所外,银行的净资产主要以现金为主。从这点可以看出银行的经营优势所在:没有大量的固定资产折旧(该部分固定资产甚至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因为银行的自有经营场所通常分布在繁华的市区中心);新进资本不需要生产周期即可创造利润。净资产作为银行扩大经营规模的核心因素,经营者必须避免出现净资产严重受损的情况,又或是出现大量长期的有毒资产不断来侵蚀净资产的情况。
核心资本:基本等同与净资产(扣除净资产部分内的商誉和一些其他股本投资),主要应用于巴塞尔协议中核心资本充足率。
附属资本: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值得一提的是,在频繁股权融资的同时,大量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各种债券的形式不断补充附属资本(与此同时坏账准备金也不断提高),未来短期内商业银行发行债券来扩大经营的空间已经不大。该名词同样应用于巴塞尔协议中的资本充足率。
加权风险资产:为了反映资产的风险度,保障银行资产运营的安全性效益性,不同风险资产设置了不同的风险系数,以各种风险资产数额乘以风险系数再加总所得之数称为加权风险资产。关于加权风险资产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718675.htm。加权风险资产是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巴塞尔协议针对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都是以加权风险资产作为分母来计算的,用以限制银行业资本的无序扩张。这也是目前情况下一些资本消耗较大的银行普遍希望通过加强中间业务比重的部分原因所在,一是由于中间业务不消耗资本,二是中间业务基本上不扩大银行的加权风险资产总额。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兴业银行目前比较突出和有特色的银银平台虽然赚取的同业净利差水准并不高,但由于同业资产拆借的风险权重较低,实际上也起到了降低资本消耗的作用。
坏账比率:又称为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是指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把贷款按风险基础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银行间的坏账比率来衡量各银行的风控水平。但由于坏账比率的计算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因素以及与计算的时间节点有较大关系,比较一年期的坏账率意义不大,通过比较长期的坏账比率指标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目前来看,国内银行业的整体坏账比率非常低,而且近几年有越来越低的趋势,反应了数年来银行风控水平的进步和宏观经济的持续景气。但如此低的坏账比率未来还能持续吗?
坏账准备金&拨备覆盖率&拨备比例:与坏账有关的数个概念。坏账准备金是指银行针对已经出现的呆坏账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呆坏账预先准备的一个资金储备池,通过从每年利润中提取一部分资金进入该资金储备池,来对冲已经出现的风险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拨备覆盖率是指银行坏账准备金的总额与当前总的呆坏账的比值;拨备比例是指坏账准备金与资产总额的比值。与坏账比率低形成对比的是,目前国内银行大都计提了较高额度的准备金,拨备覆盖率指标与拨备比例不断拔高(为适应监管层提出的2.5%拨备比例要求,不少坏帐比例偏低的银行甚至存在较大的准备金缺口)。如此高的准备金计提意味着什么?未来银行的资产质量或许真的不容乐观,然而经营者和监管层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