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姬二叔
姬二叔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891,613
  • 关注人气:5,0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该打孩子”这事儿,为何会走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2022-05-01 23:08:16)

“国际不打小孩日”之后,应景性的出现了“专家建议不要在吃饭和睡前批评孩子”的话题性报道。就记者随机采访到的孩子和家长来看,他(她)们还是比较理性看待“不该打孩子”这件事情的。但问题是,有孩子提到“被打”之后,该犯的错误还照样犯,至于家长来讲,基本上都是“不打不行,打完又后悔”的状态。


有必要说明的是,“国际不打小孩日”更偏重“不体罚”的理念,主要强调孩子是不是受到家长的暴力行为,至于家长是不是出于教育的目的,并没有给出明确界定。可事实上,人们在谈论“不该打孩子”这件事情时,已经先入为主的认为是出于教育的目的,而对于那种纯粹的暴力行为,当然是坚决反对的。


因为我们很清楚,但凡家长是出于教育的目的打孩子,就意味着有一定的分寸感,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家长不分轻重地对孩子进行体罚,这也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主要指控的问题。不过对于“专家们”的建议“最好不要打孩子,或是打孩子要讲究技巧”,通俗的讲便是,能不打就不打,实在要是非得打,那么也是要讲科学的。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真要检讨家长,那么打孩子显然就是家长释放自己坏情绪的方式,因为家长要是理性到可以掌控打或不打,或者轻重尺度,基本上也就不再会对孩子进行惩戒性的体罚。


就此而言,“专家们”所谓的讲究技巧,强调科学,只能归于学术层面,而真要是走进现实,不见得是合理的。因为不少家长也强调,“不要在吃饭和睡前批评孩子”确实可以,可问题是“孩子不好好吃饭”、“孩子就是不睡”怎么办?


之所以掰扯这个事理,并不是说家长非得对孩子动真格才能解决问题,而是家长适当的“惩戒体罚”对于一些特别调皮的孩子确实是有效的。因此回到“不该打孩子”这事儿上,如果真想继续讨论下去,或是能让讨论走进现实,那么必须承认所谓讨论“不该打孩子”这事儿,实际上是在讨论“如何更为合理的去打孩子”,当然前提是建立在非伤害及教育修正目的上。


要不然,讨论来讨论去,“专家们”也只能围绕自己的“学说”进行自圆其说。比如:心理学上强调被体罚的孩子心理成长可能会受到影响;生理学上认为被体罚的孩子大脑腺体发育和相关腺体的激素指标可能会受到影响;社会学上觉得被体罚的孩子可能走向暴力倾向或抑郁倾向。


总而言之,都在强调体罚不好。这使得“国际不打小孩日”之后,不少家长会觉得自己犯下不可逆转的错误,不仅不由得跟周邻探讨,也会应激性地问孩子“你怪不怪妈妈(爸爸)”。这使得“国际不打小孩日”本质上更像是“家长反思日”,起码对于那些始终在尝试理解孩子的家长而言,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所以回到问题的根儿上,但凡把“国际不打小孩日”当回事儿的家长,可能压根儿不太会怎么打孩子,起码出现体罚超限的概率很小,甚至都不会出现。与此同时,那些动不动就通过体罚责备孩子的家长,可能依然还会我行我素。并且基于孩子个性的多样性,真要是结合现实进行多样本讨论,最终的局面便会走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于此想要在“如何合理打孩子”这事儿上取得共识,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家长如何贯通“打的尺度”和“教育效果”的关系。毕竟就在这个问题上,家长们之间也是有理解偏差的。有的家长能分清什么行为是在教育小孩,什么行为是在发泄情绪,有的家长却始终混为一谈。


循此我们会发现,相较“不该打小孩”这事儿,更为紧迫的是家长能不能跳出自己的坏情绪去看待孩子的行为以及自己打孩子的行为。因为只有如此,家长才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孩子的反应是什么。如此之下,即便家长真的打了孩子,也不会在“国际不打小孩日”强调的理念所反对的范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