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力宏李靓蕾婚变风波:三个孩子长大后,到底该咋看父母的恩怨?

(2021-12-19 20:59:43)

王力宏李靓蕾婚变风波愈演愈烈。按道理讲,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舆论不该过早下结论。可吊诡的是,从李靓蕾开始晒“小作文”起,王力宏的人设就已经出现“大裂痕”,直到“王爸爸”写信手撕前儿媳李靓蕾后,王力宏的人设算正式走向全线崩塌(事业圈层和舆论圈层)。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人也顺着“王爸爸”的料儿将李靓蕾推向反面。可总的来讲,王力宏显得相较被动,以至于“三点前未道歉”也能成为舆论的关注焦点。只是有必要强调的是,无论是李靓蕾,还是“王爸爸”,都只是在强调对方的过错,而对于己方的过错只字不提。


然而即便我们再怎么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的说法显得没立场,但是对于只强调“对方有错”的“指控”总还是需要仔细审度。平心而论,就算是讲究利益考量的商业合作闹掰,把所有的责任归于其中一方也是偏狭的,何况王力宏李靓蕾已经有三个孩子。


之所以这样强调,并不是想给双方的“小作文”评高下,而是基于“第一回合”(王力宏和李靓蕾)和“第二回合”(“王爸爸”和李靓蕾)的较量来看,双方都有些吃相难看。当然“两个回合”下来,李靓蕾的“小作文”显得更有杀伤力,但却属于典型的“自杀式”解决问题。


要知道,如果只是从“小作文”入手掰扯这场婚变风波,王力宏就算之后再怎么回应,也都无法挽回自己的“败局”(舆论效应只抓局部是非)。但是作为明星的婚变来讲,当舆论层面的道德审判结束后,总还是要回到家长里短的掰扯上,到那个时候,舆论审判只对舆论期待负责任,而李靓蕾抛向舆论的料儿,也只起到报复王力宏的作用。


至于回到私域的较量,依然需要双方从长计议。甚至,即便双方最后走向短兵相接的地步,作为三个孩子的父母,王力宏和李靓蕾总还是要走向某种“和解”,要不然那些往日的甜蜜时光只能称之为“与敌共处”。


实际上,无论是寻常家庭的婚变,还是明星家庭的婚变,多数时候外围的审视都相对结果化。换言之,只要是结果不好的情况,双方过往的情感都会被认为是虚假的,这使得要想称得上是“真爱”,貌似只有名字共刻墓碑时才作数。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确实值得追求,因为它既有现实主义的秩序感,也有浪漫主义的梦幻感。但是对于那些开场热烈的男女们,我们怎能说他(她)们因为散场难堪,就认为开场的热烈是虚假的呢?


毕竟不能因为没有好结果,就认为开场是个错误。说到底,绝大多数人从恋爱走向婚姻,谁不想有个好结果呢?如果就因为没有好结果,就开始否定过去的一切,那么这就不是简单的性格不合或志向不同的问题,而是作为人的基底也出了问题。


另外,之所以提到“三个孩子长大后”会如何看待王力宏和李靓蕾,并不是说父母离婚必须征得孩子的同意,而是父母的离婚虽然是关系的结束,但是并不意味着“责任的甩锅”(对孩子的,对另一半的)。


要知道,作为个体来讲,各自最大限度地争取自己的利益没错。但是作为社会的人而言,就要考虑到角色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可以假设,如果王力宏和李靓蕾的三个孩子已经成年,即便他(她)们都说父母的事情我们管不了,但是在各自的心中应该也会有“答案”。


这个“答案”对公众可能并不重要,但是对于王力宏和李靓蕾却非常重要。不得不承认,舆论层面始终只是关注“人设王力宏”的婚变细节,而对于“丈夫王力宏”、“父亲王力宏”、“儿子王力宏”始终是不怎么关心的。


与此同时,在面对公众人物人设崩塌的时候,切莫觉得公众人物的底线就是所有人的底线。作为公众人物,可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可能有不可估量的物质财富,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她)们的道德水准也很高。


但是就普遍的公众认知来讲,总以为明星意义上的美女帅哥就是完美的:没有欲望,只有粉丝,没有瑕疵,只有精致,没有生活,只有演出。以至于明星人设崩塌时,就会觉得“什么都不值得信”。可事实上,明星首先是人,而后才是名气。


西塞罗说:“不了解历史的人注定是个孩童。”可事实上,如果一个人连同类的基本属性都不了解,那么面对舆论幻象,也只能生产偏狭的意见,这不仅使得同类之间无法悲喜相通,也会使得同类之间难以沟通,直至底线击穿,人性沦丧。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姬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