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区让大爷大妈参加防骗高考:受骗者,为何多是“紫腚赢”选手?

(2020-07-12 19:57:22)

 

社区让大爷大妈参加防骗高考:受骗者,为何多是“紫腚赢”选手?


有媒体报道,78日,河南郑州一社区组织20多位六旬老人参加防骗“高考”。考题包括“假冒”,“刷单” ,“账号安全”三大类十多种“诈骗套路”。据悉,社区工作人员现场批注讲解,“大爷大妈”表示这样的考试很有用,并直言“现在的骗子水平越来越高,我们还得继续武装大脑”。


对于这样的防骗“高考”,能否起到防骗作用,一切还需实践检验。但是,就“考试标签”和“时间节点”来讲,却自带某种“雷人效应”。如果说“高考可以改变命运”,那么“防骗高考”貌似可以“大概率避免破财”。当然,这都是理论的推理,真要是回到现实中,却依然不那么乐观。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我们其实很清楚“受骗者的体质”,他(她)们除却不懂常识,更为硬伤的部分就是太贪婪。说实话,如果一个人能最大限度的克制贪婪,就算不懂常识,也可以躲开骗子的陷阱。只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妈大爷”所代表的那代人,受教育的程度并不高,导致常识的普及较差。


然而,让人感到无力的是,越是不懂常识的人,往往越容易贪婪成性,成为骗子的刀下鬼。于此,回到防骗的根本上,还是需要尽可能的普及常识。但是,对于不少“大妈大爷”来讲,就算在防骗“高考”中能胜出,却不见得可以彻底变得通透起来。


“这一点”从每年高考中,“穿旗袍”(旗开得胜),“穿紫内裤”(紫腚能赢)的家长们,就能看得出来。虽然,他(她)们不见得相信其中的因果关系,但是,也不见得他(她)们完全否定其中的因果关系。这导致,很多时候,“常识和迷信”可以“求同存异”,“比翼双飞”。


可是,这也仅是建立在没有伤害的基础上。但凡“迷信被常识化”后,很容易形成致命的伤害。所以,要想彻底地回避骗局,最可靠的方式,还是要让自己的脑子通透起来,起码从“不相信迷信”开始。毕竟,当“大爷大妈”穿着“紫内裤”走进防骗考场时,就意味着这场考试已经被抽象化。


在我们的印象中,貌似“大爷大妈”是受骗的主要人群。可事实上,受骗人群是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的,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认知,主要跟国内的历史进程有关系。所以,可以确切地讲,“不懂常识”算受骗的主要根源,这应该没什么可争议的地方。


当然,“大爷大妈”之所以成为受骗的核心人群,也跟他(她)们这个群体的固有特征有关系。一般来讲,“大爷大妈”都比较脾气倔,而且越老越倔。这导致,他(她)们在行事的时候,往往不怎么参考儿女的意见,所以,面对骗局,往往会身处“黑箱”。


并且,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大多数受骗老人,在受骗后往往不会声张,这导致,骗子们更热衷把魔手伸向老年群体。因为,就国内的家庭文化,父母总认为自己被骗是丢人的事儿,这就导致,遇到骗局后,有苦也不会跟儿女说。


与此同时,“选择性地接受常识”,这是“大爷大妈”群体的主要特征。就国内的“大爷大妈”来讲,信仰什么,不信仰什么,取决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逻辑关系,而是“有没有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不能有效的解构骗局,很容易堕入骗子的圈套。


当然,骗子除却精通老年人的认知结构,更为可恶的是,把老年人的人性之弱抓得很死。这导致,很多老年人即便被骗还忙着替人家数钱。我亲眼见过一个老人,在面对骗局时,非但毫无悔改,反而直言:“投资就是刀刃上舔血,赔就赔了”。


只是,他所谓的“赔就赔了”,根本不是知根知底的认赔,而是出于一种不听劝的逃避逻辑。这种老人在生活中挺多的,他(她)们相信部分常识,也在努力认识这个世界。但是,却始终不承认自己的眼界狭窄。这种情况下,骗子自然最开心。


不得不承认,在模糊的逻辑指引下,受骗者往往多是那些“紫腚赢”选手。因为,在他(她)们的世界里,混杂着各种门类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这导致他(她)们在行事的时候,往往不靠逻辑,靠知觉。所以,就算不时地有常识输入,也不见得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辨别是非。


从这个层面上看待防骗“高考”,似乎就能理解社区的初衷。因为,比起儿女规劝时的油盐不进,社区的有模有样,总该起一点作用。毕竟,在受骗的老年人中,有一类受骗者,多是因为植根于骨子里的自卑感造成的,不服老,更不服骗,于此,不听劝。


斯宾诺莎不把人性的弱点和情绪视为人性的邪恶,他对弱点理解而不嘲笑。这方面的认知,作为我们的社会的来讲,似乎应该更多地注入。只有如此,那些“紫腚赢”选手才敢直面自己的无知,才会联合更多力量去痛打骗子。“大爷大妈”才不至于把回避骗局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一张有限的试卷上。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