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岁女孩烧烤店殴打15岁女孩:凶险的霸凌者,为何多是欺软怕硬?

(2020-04-23 23:45:23)

 

19岁女孩烧烤店殴打15岁女孩:凶险的霸凌者,为何多是欺软怕硬?

422日晚,一段“女孩打女孩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经警方核查,视频中打人的女孩19岁,被打女孩15岁。据悉,“打人事件”发生于421日晚(河北唐山滦南县倴城镇),“两名当事人”在烧烤店内用餐时,酒后引发冲突。事后,19岁女孩慑于压力投案自首,并如实交代打人的违法事实。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就事论事,仅凭媒体的叙述,可能还不看不出这起“打人事件”的恶劣程度。但是,当你通过视频,亲眼目睹2分钟左右,“黑衣女子”(19岁女孩)共扇15岁女孩47个耳光(其中用鞋底扇24个)时。你就会不由得愤懑起来,如此凶险的行为,怎能出自女孩之手?并且,如果你仔细看视频,在15岁女孩未反抗的同时,周边不时伴有“哄笑声”。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起围观性的霸凌事件。从某种意义而言,如果不是围观者的记录,可能这起霸凌事件也就彻底封存在他(她)们小圈子的记忆里。只是,这种记录也并非出于“正义”,而是为让霸凌者“扬名立万”,在小圈子内形成影响力。


可惜的是,当他(她)们的记录在传播的过程中失控后。所谓的“扬名立万”就成为一种“罪证”。事实上,从警方后续的通报中,也能看得出来,触发“打人事件”的原因,根本上不算什么冲突性原因。从某种层面上而言,就因为15岁女孩上厕所时,19岁女孩多次叫其上楼未及时回应就遭受殴打,这分明就是“霸凌”。


坦白讲,她们既然能坐在一个桌子上吃烧烤,应该也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但是,从19岁女孩的言行,以及围观霸凌的其他(她)人的表现来看。可能15岁女孩算是他(她)们圈子里的“弱者”(经常被欺负的人),而19岁的女孩,算是他(她)们的“王者”(老大)。


因为,就“霸凌逻辑”而言,并不是为霸凌而霸凌,而是为凸显某种权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一种潜在的逻辑结构。就是霸凌者在“弱者”面前耀武扬威,一旁的围观者拍手叫好,起哄加油。根本上而言,这其实是一种轻量级的帮派玩法。一般来讲,在刚成年和未成年的“生瓜蛋子”中,容易滋生出这样的小圈子。


霸凌的产生根源,主要是源于“当事者们”对社会运行机制的无知。这无论是对霸凌者,还是对被霸凌者,都应该是一样的。在他(她)们看来,人的厉害主要靠武力,也就是武林江湖思维。可事实上,真实的社会中,他(她)们以为的“厉害行为”,最终只能称作“狗血的青春”。


说实话,如果靠打人就能混出模样,人们还为何要去工作?事实上,就这起打人事件中的女孩们,可能都还没有经济独立。她们就算喝着啤酒,撸着烧烤,也依旧是背靠着自己的父母过日子。而她们口中的江湖,也只是幼稚的圈子,没有未来的江湖。


可能,再稍微成长一些,她们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很傻很天真。当然,就19岁的女孩,她已经不算是孩子,但是,就她的表现来讲,应该属于典型的“巨婴”,可能自己的家庭很好,或者认识一些社会青年,总之,以为自己可以主宰别人的命运,所以才会把一顿烧烤,吃出争夺江湖交椅的感觉。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霸凌者,被霸凌者,以及围观霸凌行为的人,骨子里都是极其自卑的。因为,只有极其自卑的人,才会拿碾压别人当作证明自己的一种支撑,才会在被别人欺负的时候,无动于衷,才会把人欺负人当作一种莫大的狂欢。所以,从本质上讲,他(她)们都是一类人。


这类人的角色往往并不固定,核心的逻辑在于“欺软怕硬”。遇上厉害的,自己就是被霸凌的主,遇上弱小的,自己就会反过来霸凌别人。当然,要是自己处于中间层次,就会提前搬好凳子,打开手机的摄像头,进行详实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算是记录霸凌过程的“史官”。


当然,在法理的意义上,他(她)们还有着更重要的作用,也就是目击者和核心证人。只是,这可能并不是他(她)们的初衷。事实上,从最近几年被挖出的霸凌事件来看,“十之八九”是因为霸凌围观者的“记录”,才得到后续反查的可能性。


不过,霸凌者们,多数都沦落成社会渣子。很多人说,这是报应的结果。可事实上,这是一种情绪化的概括。从根本上讲,一个成年人要想在健全的社会中扎根,耀武扬威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只会让更多人厌恶,直到走向人间绝路。


因为,社会越健全,不守规则就意味着自掘坟墓。所以,以为会“扇耳光”就能称霸的女孩,显然还没有真正走上社会。甚至,从人的视角审视,她也没有完全成长起来。这类女孩,越早的遇上挫折越好,因为,再晚一些,可能真的无法再去打捞


所以,就这次惊动警方的霸凌,不仅是对她自己肆意妄为的一种止损,同时也是对被霸凌者以及圈子里的人的一种惊醒。“最好的年龄”可以吃烧烤喝啤酒,但是,不能搞得乌烟瘴气,血光四溅。要不然,青春不只是狗血,还可能葬送未来。


然而,就解决霸凌的问题,除却要教育引导,更为主要的是不断健全法理层面的细则。就比如,上述事件中的19岁女孩,她的行为已经触犯法理的边界,就算她的霸凌行为没有对15岁女孩造成致命的伤害。但是,就行为本身的恶劣程度,也要给予其严厉的惩治。


只有如此,才能让她知道,肆意“扇耳光”不是一种体现话语权的行为,而是一种犯罪行为。同时,这也算是对“生瓜蛋子们”的一种警惕,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无缘无故地对他(她)人动用私刑。而这种法理层面的理念,除却要写入法理细则,更要在具体的教育宣传中,不断地强调。


尤其,在具体的“未成年”犯罪细则中,更要明确主体的责任。不能因为“年龄小,不懂事”,就将所有的罪过,轻描淡写。当然,“霸凌的形式”实在太多,有的触犯法理,有的只是触犯道德,而被霸凌者,最基本的反应就是,要勇敢的说不,即便对方很嚣张。要不然,只会变本加厉,无法无天。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