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郎被捆树等行为要处罚:为何“恶俗婚闹”会直逼秩序底线?

(2019-05-07 10:20:27)

新郎被捆树等行为要处罚:为何“恶俗婚闹”会直逼秩序底线?

有媒体报道,近日,山东某县政府发文抵制“恶俗婚闹”,据悉,禁止在城区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诸如把新郎用胶带捆绑在树上或者电线杆上,浇啤酒、倒酱油、砸鸡蛋,以及扮演各种不雅角色,做搞怪动作等任何形式的“婚闹行为”。


对于这样的“公告”,也算是“振聋发聩”,很快引起社交媒体上的“声援”。坦白讲,在一些将“传统婚俗”看得很重地域,很多年轻人早已苦于“闹婚的恶俗”。本来,新人办婚礼,是应该庄重出场,干净收场,就算是氛围轻松,也是在分寸合乎常理之下进行的。


只可惜,越是偏远地区,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婚俗形式就越多。甚至,婚俗的仪式感远超结婚证的意义。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因涉及“情面”,很多时候,新人还必须接纳所谓的“恶俗搞怪”。而这也是“乡土秩序”下,一种较为难耐的事情。


当然,对于“新郎被捆树等行为要处罚”,很直接的问题是,“明处”(公共场合)的能管,可“暗处”(私人场合)的还是会继续发作。不过,这种提法起码让人们知道,“闹婚”要建立在基本的文明尺度上,而非为闹而闹,将喜事办成悲剧。


只是,从近些年的“恶俗婚闹”报道来看,每一次都较为惨烈。新郎新娘被恶搞的,伴娘团,伴郎团被欺凌的,一场婚礼下来,“新人”和周边的伴郎伴娘能“全身而退”就算是一种幸运。但是,作为“恶俗婚闹”的人们而言,却好像特别享受整个过程。


然而,就国人来讲,在对于婚姻的仪式感上,本来就很重。于是,所谓的“闹婚”也就显得坚不可摧。就好像,在婚礼仪式当天,新人必须经受各种考验才行。无论是正面的祝福,还是侧面的凌辱,都应该面带笑容的接纳。从这一点上而言,似乎理解“新郎被捆树等行为”,就显得容易的很多。否则。一个大活人,被欺凌到这种地步,还能受着,着实会令人感到惊诧。


国内的婚姻并不是一张“结婚证”就能“名正言顺”,而需要经历双方家庭的见证,洗礼才算是真正的结婚。所以,也就能理解,为何婚俗那么恶劣,新人也还是会全盘接纳。从某种意义上看,似乎结婚的仪式感,像是一次全面大考验。


因此,很多人可能早已领证,但还是会回到各自的家庭主场,来一次全面的婚礼庆典。从某种层面上而言,这其实是很好的融合过程。但是,当“恶俗婚闹”夹杂其中的时候,就会让一件本身很美好的体验,瞬间成为车祸现场。虽然,可能并不危及各自的安全。


但是,作为喜庆的氛围来讲,“恶俗婚闹”显然还是有些煞风景。一般来讲,只要不是太过分,其实大家都能接受。但是,上升到类似“捆绑”的层面,就有些确实过分。这种时候,作为“新人”来讲,即使是面对很好的朋友,该叫停,该拒绝,还是必须给出态度。毕竟,情面是双向的,请别太过执念所谓的脸面问题。


“恶俗婚闹”的行为,多数和“两性关系”有关,就是让新人在亲戚朋友面前,赤裸的谈性,甚至公开的进行“私密行为”的边缘性表演。当然,最初的婚闹就是为充当“性启蒙”。但是,随着婚闹的愈演愈烈,完全演变成为一种恶趣味审美游戏。甚至,有人拿这个过程,来寻找刺激。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女性是最大的受害者,无论是新娘,还是伴娘,都会成为众目睽睽之下的猎物。因为,一般组织恶俗婚闹的人,都是男性。甚至,可以负责任的讲,就是男性。所以,从更为直接的层面上而言,折腾新郎是从身体上,折腾新娘自然就是精神上。


并且,对于新娘的戏耍,也透着几分“性别揩油”。有时候,虽然都是成年人,但是看起来还是有些尴尬。因为,当一些新娘被迫进行着“伪情色”的行为时,那些所谓的笑声和掌声,近乎是一种最可耻的回声。所以,对于恶俗婚闹来讲。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前约定好,以免伤情伤人。


当然,“恶俗婚闹”之所以会直逼秩序底线,是因为在“乡土秩序”下的环境中,“人情面子”,“风俗礼数”是第一位的。这种时候,一切要以“人情面子”,“风俗礼数”为准则。我们相信,被恶搞的新人肯定不高兴,但是,为何不敢强烈反抗,还是基于“乡土秩序”下的准则,要不然,早翻脸打人。


回到“新郎被捆树等行为要处罚”的事情上,这其实是一次“规则”和“风俗”的博弈。虽然短期内并不会很好地杜绝。但是,随着人们对于“恶俗婚闹”的集体反感,总会迎来清风明朗的婚礼庆典。因为,作为新人来讲,都希望开心的,庄重的面对自己的婚礼,而非被所谓的“恶俗婚闹”所搅局。


于此,从这一出“禁令”开始,无论是婚闹者,还是新人们,都应该有所触动。一方面,在具体的婚礼耍笑中,要尽量文明;一方面,在具体的婚闹中,也有有所反抗,而非自己已经被欺凌到不像一个正常人的时候,还继续配合可恶的人们,进行恶俗的表演。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