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投毒狗死亡:“烂人”的无耻债凭啥让“畜生”还?

有媒体报道,西安市某小区发生多次“草丛投毒”事件,已经“致死两条狗”。事情发生后,小区内的“养狗业主”很是“受惊”。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在全国各地也时有发生,有的地方被媒体关注,有的地方媒体都懒得关注。毕竟,关乎“遛狗”的争议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依照目前人们对于公共秩序的认知,想必这样的对峙状态还会持续很久。
不过,就“草坪投毒”的行为来讲,表面上看起来是针对“狗”的行为,可实际上这依旧是一场“人与人的对冲”,具体的原因也很清楚,就是很多“遛狗者”没原则,有的“不拴绳”,有的“不处理粪便”,总之,在公共环境中,因“遛狗者”的不守规矩,导致人们共有的环境秩序被打破。
甚至,有些“遛狗者”属于“惯犯”。我们常讲,自己在家里怎么爱狗都行,与狗“同食同睡”都没问题,那是个人的自由。但是公共环境中,肆意的遛狗耍横,就让人感到恶心。当然,这份恶心不是针对狗,而是针对“遛狗者”的。事实上,狗又不完全懂人类的秩序,所以,关乎“遛狗”的一切代价,还应该让狗主人承担。
只可惜,在陌生人之间,一般人又不愿意直面不愉快,就算看到不守规则的“遛狗者”,也只能在心里生闷气。这种积怨持续久了,自然就容易生发成“草丛投毒”这样的恶性事件。坦白讲,靠“草丛投毒”来解决“遛狗恶习”,想必并不是什么好的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这也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恶化。
毕竟,绝大多数“养狗者”还是需要外出“遛狗”的,这种带有“一刀切”性质的反击行为,着实有些过于生猛。当然,我们理解,有些“遛狗者”着实是地地道道的烂人一个,自己遛狗各种蛮横,但自己还觉得很有理,甚至还用“狗是人类的好朋友”来搪塞他(她)人没人性。
总之,这类“养狗者”除却充满“狗性”,或许根本不管“人性”的存在。有时想,一只狗如果跟不对主人,真的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情,不仅会被周遭唾骂,而且可能面临丧命的危机。所以,就“养狗烂人”的无耻债,我们应该给出一个明确的偿还方式,而非让不完全理解人类规则的“畜生”承受这般苦难。
其一:“不拴绳”,“不打疫苗”,“不捡拾粪便”都是养狗烂人。
强调了半天“养狗烂人”,那么到底什么是“养狗烂人”。一般来讲,“不拴绳者”最为触目惊心,“不打疫苗者”次之,“不捡拾粪便者”再次之。事实上,我们都清楚,人们最烦“不拴绳”,是害怕被咬伤。无论是不是“疯狗”,被咬伤,总该不是一件好事。
至于,不打“疫苗”,一般来讲要是家养狗,“疯狗”的可能性倒是也不大。但是,作为对周围人的保护,真的建议还是打疫苗,自己不害怕,并等于周围人也不害怕。别再用自己认为放心的逻辑反驳别人了,如果养狗做不到让周围人安心,那么养狗就是一件坏事。
另外,“不捡拾粪便”也是一大害,虽然有人强调,这是给周围草丛“施肥”,可是在粪便没有处理过的情况下,很可能成为蝇虫滋生的源头,对于周遭环境来讲,弊大于利。所以,就养狗者而言,出门带上狗绳,带上捡拾器具,别再让人感到厌恶了。
其二:狗是人类的好朋友,但人对人却是“狼对狼”
狗是人类的好朋友,这没什么好争议的。但是人与人的相处,就不一定那么友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人对人的态度,往往还不如人对狗。有关人与人“因狗生悲”的事件,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迎来一起。狗有没有出事儿先不说,但是人要是因狗而死,或许就是大事儿。
毕竟,在人的尺度里,人的性命比狗更重要,这更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反过来看,有些人的性命真的不如狗,狗不知道秩序而导致“被毒死”,这是人的过错,可是人知道秩序不遵守,这就是人的可恶。我甚至认为,那些充满“狗性”的人,如果不讲“人性”,都不配做人。
只爱狗而不爱人的人,也不会多么爱狗,所谓的爱也是自私的。只有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狗性”,或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狗,否则一切都是虚伪的。所以,我们常讲,要想养好狗,首先做好人,否则就不要养狗,这是一个逻辑判断,但也是一种真实路径。
其三:无辜的“流窜狗”只是“烂人”的替罪羊。
回到“草丛投毒”事件上,对于“流窜狗”被毒死,在一定程上,这是隔山打击“养狗烂人”的结果。虽然,“养狗烂人”也很受伤,“爱狗”被毒死总不是好事。但是,这种对狗致命的报复,却在一定程度上显得很残忍。我们都很清楚,投毒者是在警告“养狗者”和打击“流窜狗”。可被毒死的狗,终究还是一个“替罪羊”,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投毒者肯定是为了“毒死狗”,而非“毒死人”,但是“草丛投毒”这种做法,还是不建议采取的,甚至造成的后果严重者,可能面临法律上的责任和风险。另外,从人文主义层面讲,故意毒死动物也是不应该的,无论怎样,生命的权利,不容肆意剥夺。
这种情况下,就要更为重视“养狗秩序”的维护,无论是“养狗者”,还是“非养狗者”,都要做到一定的克制。在公共环境中活动,既要守住自己的边际,也要守住环境的边际,只有做到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养狗,爱狗,才能让自己的狗更有尊严。否则,只会迎来更多戾气和更多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