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还是保衣服”:“医患关系”终将陷入死循环

一男子在工作时突然昏迷倒地不省人事,被送到医院急救中心抢救。医护人员为救治便利,将患者的短裤和T恤分别用剪刀剪断,因抢救及时,当晚情况好转脱离生命危险。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事后家属称医生抢救时把患者的衣裤剪坏,还把短裤里的500元现金、身份证、银行卡、数据线等财物弄丢,需赔偿1500元的损失费,并且报警。最后,在警察叔叔的调解下,医院初步答应赔偿1000元。
医患关系的凌乱,或许真的难在愈合。在“救人还是保衣服”的尴尬语境里,我们分明看到的是一种难以回避的忧伤。人命重要还是衣服重要,这本来就不应该成为一种问题。可惜,常识里写下的人性尺度早已过气。人们为所谓的权利而维权,却忘记在生的意义上,有些事情或许比钱更重要,那便是信任。
人与人的信任,如果老是被这种事情裹挟,就很难回到真挚和朴素的国度里。对于医患关系而言,批评的,建设的,理性的,愤怒的,各种情绪一波接一波。每一次都并不一样,但每一次透着的却是同一种尴尬。
患者希望医生尽全力医治,医生希望患者理解救治风险的可能,这些看似常识的存在,却总是被人们忽略,甚至装着不知道。每一次出事,双方都在拼着本能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却从来不去想在道义上有没有重建。
实际上,大凡出事卷入纠纷,医患关系都会被紧张一次。长此以往,“医患关系”着实就会陷入死循环。当然,对于这件事情而言,大众舆论肯定会站在医生一边,这几乎不用去思考太多。我们能理解,要求赔偿现金、身份证、银行卡等物品遗失的要求,因为这些与医生抢救并无关系。但作为衣物,如果处理不及时,人可能就死掉。
大众愤怒的点,或许也正是此处。救人的人反倒被讹诈,这和那些扶人被讹诈的事件还有什么两样。很多人呼唤医疗机制改革,可是改来改去,规则会完善。但要是人心都坏掉,人心都灰暗,再改也难以愈合深处的伤疤。
这样的尴尬发生,就算当事医生不会因这样的事情从此就变得冷漠。可是,这却为之后的患者埋下一种恐惧,认为医生可能会有芥蒂。这种层层脉络下的纠葛,从这一次后就进入死循环。就因为一次紧急处理被反向讹诈,下一次就可能出现医生的不作为,病人可能就会死在手术台上。
大众总喜欢讲“医德”。可是,当“医德”都难以保护一个医生的正常职能,大抵这种“医德”就是一种虚妄。任何关系的建立都是双向的,即便立场和职能将彼此对立,但是抽离到个体人的感受时,体会的就是现实冷暖。
1000元,穷不了个人,也富不了家庭,但却能撕碎一些秩序里的核心观念。社会的心理已经失衡,医患关系只是其中的一处脓包,人们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三十多年的前进,物质的东西的确丰富很多,但精神道义的东西,至今依旧是黑洞。
人们一直在回避本质的挑战,沉醉于各种财物积累的病态里狂欢,总觉得自己占到便宜就好,就能像鸵鸟一样躲进自己的安全岛。只是,该来的总会来,一旦遇到彼此共事,破绽就不攻自破。这到底是历史的代价,还是发展的代价,大抵没有人愿意直面。
于是,面对这种事情,我们终将只能在极度乐观和悲观之间摇摆,除却这样,谁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就连孩子都明白的常识,大人们却站在太阳底下装傻逼,认为那是对的,那是可以利己的一场博弈。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