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歪”多半缘于大人的卑贱示范

有媒体报道,《当着孩子的面,大妈顺走中国美院作品》。虽然,报道的篇幅中只是可惜“优秀的毕业设计”。但是,在事情传播的过程中,隐隐的情绪流,早已超越毕业设计本身的价值。当着孩子的面“顺走”别人的东西,大人作恶,小孩目睹,不管未来孩子会不会变坏。至少不会因为这个事情变得更好。
周末是父亲节,气氛明显没有母亲节热烈,这大概也充分证明,在中国的父子关系向来比较含蓄。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父亲对孩子的感情一直以来都打着深沉低调的标签。能好好交流的父子和父女已经是上品。绝大多数孩子近乎与父亲没有共同语言,逢聊必吵司空见惯。
这也导致在中国的孩子,不论男女在长大后,多数受母亲影响的较多。所以,母亲的人格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尤其在生活的是非判断,个性情绪表达释放方面比较突出。所以,那句“好媳妇富三代”才能成为世俗显学。
总说熊孩子来自外星球,其实,这是大人们推脱责任的托辞。大凡孩子熊,多数都是大人言传身教、娇生惯养的结果。人从婴孩开始,意识的深处近乎一张白纸。虽然,也会直接遗传先辈的秉性。但是,在基础意识还没有足够打开时,一切还是停留在懵懂的状态。
直到学习的意识开启后,才慢慢的开始建立人的行为意识。往往这个时候,大人的一举一动都将会成为孩子学习的示范。在他们还没有判断善恶是非的阶段,只要是行为都会效仿,这是为人本性,恰恰也是人性的弱点。
回到顺东西的“大妈”身上,这种弱点恰恰被击中。或许那位女子年龄还没到大妈的岁数,只因行为比较龌龊,就被打上“大妈”的标签,这种舆论上的“腹黑”不解释。但也说明,在舆论上,这位妇女已经被钦定,坐实是个手脚不净之人。与此同时,更是个不称职的大人。
常常看到,一些悔过之人,不愿意让后人知道自己的丑事,一方面是面子问题,更多的应该是榜样的问题。好榜样可有可无,毕竟好的程度没法界定,它不会打破一个孩子的现有格局,坏榜样就不一样,它会瞬间进入孩子的世界,很快生根发芽,后期祛除不净,自然就是一生祸害。
所以,大凡那些长歪的熊孩子,多半是因为有个卑贱的大人在示范。就像周围朋友总说,现在孩子都快被屏幕给捆绑了,走到哪里,都离不开屏幕。反过来想,其实很简单,大人们都不看书,不运动,孩子们自然就会模仿,这没毛病。
甚至,仔细观察,如果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最和谐的状态就是一个人对一个屏幕,互不干涉,互不挑刺,从此其乐融融,天下大同。
原创文章,谢绝无署名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