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村女人的“婚姻枷锁”为何难破?

(2017-04-17 09:51:21)
农村女人的“婚姻枷锁”为何难破?


明星的“婚变”总是充满星火,即便最后分道扬镳,也能表现出惺惺相惜的姿势,不管真假,面子的上尊重戏码够足。不过,相较明星的洒脱,在农村女人“婚姻枷锁”里,“婚变”从来都是一件“奇耻大辱”,周边人的异样眼光和唾沫星子就像笼罩在人生边上的极刑,一旦遇到“婚变”,便能呼之欲出。

这样的困境之中,很多农村妇女在遭遇“婚姻不幸”的情况下,只能强忍。一方面有孩子的羁绊,另一方面就是“婚姻枷锁”的桎梏难以打破,总以为“离婚很丢人”,却在不幸中丧失对人生的期许和未来的憧憬。

讲真,能有顾全大局的观念,本是好事情。只是用错地方的时候,就成为一种执拗和歧途,非但不能成全道德,反而会在道德自毁的路上走向灭亡。总说精神和人格要独立,但在父辈时代的农村,这种理想主义的人生,着实很难实现。

即使如今,在绝大多数农村人的“婚恋观”里,离婚依旧不光彩,这种“不光彩”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的评价体系里,并且还贯穿着相关族人和家庭成员的面子问题。虽然,看起来很荒诞,毫无道理。可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在幽闭的乡村市井里,这种糟粕的基质俨然很嚣张。

关乎婚姻,结婚与离婚,都是一种寻找幸福的手段和方式,本身而言不掺杂任何情绪。那些把孩子和父母拉出来说事,把街坊邻居揪出出来挡箭的不幸婚姻,其实是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表面上看似维护自己的家人,却在更远的时间长河里将家人也拉下水。

所谓为了孩子和家人的生计和声誉不离婚只是托词。更深处的问题,或许只有自己明白,不敢接纳人生的失败,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只好用弥合的方式将就,这或许是烂好人们惯常为生的市井诡辩。

作为读书人,我发现自己曾经也有一处虚妄之地,认为自己活着就是给大家看,不管幸福不幸福,只要卷面满分就行。可是慢慢地发现,真不是这么回事,那些父辈时代,将结婚生子作为一种任务在履行的时候,或许最大禁锢在于他们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带给他们的压力,所以只会维持现状,直到摸到棺材板。

虽然,有些地方已经开化,开始接纳“婚变”。不过,也只是停留在不作声,不扣帽子的阶段,内心深处还没有彻底想明白,婚姻幸福到底是谁的事情。这就像,现在见官不用下跪,也不用动不动挨板子,但还是缺少个人尊严。

很多人,把这种局面归于环境使然,公共秩序就是如此,人对人的态度也这样,想要有尊严,就得没生活,想多与做多,都可能让自己无路可走,索性这样的日子还得过,只是不要忘记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就行,总归生活是没有回头之路,这或许也是上帝的恩赐。

原创文章,谢绝无署名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