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记者的“惨死梦”错在侥幸希望儿子保护?

(2016-04-20 22:49:10)
    澎湃新闻题为《女记者疑遭家暴惨死:生前盼儿子长大保护她,丈夫在安监工作》的一则新闻,在各大门户上都被黑体标注,题目被改变为《女记者疑遭家暴惨死:尸检发现肋骨断掉7根》或者《女记者疑遭家暴死,生前盼"儿长大保护我"》。旨在说明,女记者死的比较惨烈。虽然新闻用了“疑遭”的字眼进行报道,但是从新闻内容的逻辑看,似乎已经坐实这样的惨剧,只是为了匹配法律上的程序,用了这样的字眼。

    这是发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一起命案,法医解剖尸体时发现,死者颅底出血,胸骨断裂,一侧7根肋骨骨折,子宫膨胀,肝脏破裂。对于这样的新闻,虽然在事件的剖析过程上,澎湃新闻用了采访的形式进行了追问,期间为了缓解新闻中的情绪,还多次提到了女记者的一些很煽情的事情。但是依旧不能让人平息,因为死者的惨状告诉我们,如果纵容,未来的的苦果将更多。虽然,新闻中多次提到女记者的心愿“盼儿子长大保护她”,但这毕竟解决不了根源问题。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整个社会的态度,以及寻常百姓家的觉醒。

    就生活中的悲剧来讲,有受暴者的原因,如妇女没带好孩子,家务没做好、唠叨、有婚外情等;也有施暴者自身的原因,如工作压力大不顺心、酗酒、赌博、有婚外情等;还有其他原因,诸如孩子的教育,父母的赡养、亲戚关系的处理等生活中的琐事问题。这些原因只是表面现象,它们是家庭暴力发生的导火索,只是决定家庭暴力发生的具体时间。但是也不排除,很多人那种控制力的变态。然而从根源上来看,施暴者为了控制对方,达到从行为、经济甚至感情等方面,都要使受暴者按照施暴者的愿望行动的目的,这是家庭暴力真实的原因。当一个人具有了实施家庭暴力的能力和心理后,为了控制对方达到在上述目的,他的暴力犯罪心理在具体的情境中就可能外化成家庭暴力行为。这种控制的原因藏在较深的层次,具有一定隐蔽性,但它决定了一个具有家暴能力和心理的人会不会实施家庭暴力。

    在这样一件事情里,我们从长长的新闻调查里看到,作为一女记者的隐忍,竟然最后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而且在遭受强大的暴力后,任然心存侥幸,不去反抗,却希望自己的儿子快点长大,来保护自己,这种逆来顺受的思维方式,或许也成为最终悲剧的一个诅咒。其中的内核,我们不难发现,由于传统文化影响,整个社会对家庭暴力的性质缺乏正确认识,默认这一现象,导致对受暴者获得的社会支持薄弱。很多时候,对于妇女遭受家庭暴力娘家宽容忍耐,婆家鼓励纵容,这成了家庭暴力发展的温床。有的男性施暴,家长认为儿子对媳妇实施家庭暴力是儿子有本事,能管住媳妇。更有甚者受暴妇女提出离婚或者离家出走,施暴者则以杀其全家进行威胁,这样的情况下,娘家就不敢管。受错误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国家工作人员也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务事,不应该采取法律手段予以干预,这不仅使家庭暴力案件的司法干预不到位,而且,使施暴者的违法行为得到了纵容。   

    然而,回到社会的整体层面上看,家庭暴力的事件越来越多,这里面丈夫施暴占大多数,当然部分也有妻子施暴的,而且暴力比例也在逐年增加。这里面存在男尊女卑的文化观念,当然也存在新兴崛起女权主义癌变的因素,让人与人之间,貌似都要互相控制,互相打压,互相争锋,而不是互相理解,扶持,最终的结局往往就是悲剧的。这种原因处在最深的层次,难以发现,从而被忽视,它是家庭暴力的根源,对一个人会不会成为施暴者起决定作用。

    原创文章,谢绝无署名转载,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