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姬二叔
姬二叔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844
  • 关注人气:5,0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吻蟒蛇”的小视屏为何走红微信群?

(2016-01-10 10:55:26)
    荆楚网报道,上海一旅行团的一位女游客在泰国曼谷蛇药店与一条蛇亲吻时,突然被毒蛇一口咬住鼻子,当场血流满面。按照新闻中的叙述,在泰国参观类似蛇文化馆,除了与蛇互动,更多的时间还是在推销蛇药。对于这则新闻来说,其实最早是在微信群走红的,而后才被官方媒体以新闻资讯的方式报道出来,对于多数人来讲,可能看到这样的视频出于好奇,出于被蛇咬的刺激,而产生了关注,但对于这种现象来讲,一则小视屏能在微信群火速传播,值得我们去深思。

    走红01:对蛇的恐惧成为了追寻刺激的源头

    多数人天生对蛇就有恐惧感,所以在看到这样的新闻时,很自然的就会产生关注,甚至聚焦,把对蛇的恐惧很快转化成对刺激的追寻,就如新闻中的女当事人一样,明明对蛇有恐惧,还试图做出与蛇亲吻的姿势,按照人们常说的俗语“自寻死,还说天要命”或许如初一则。正是这样一种逻辑和心理,促使这样则小视屏能火速传遍朋友圈,最后荣登各大门户的黑体头条新闻。

    走红02:围观效应终将走向极端事实

    关于网络围观,目前学界并没有统一定义,不少学者倾向认为“网络围观是建立在互联网物质架构上和网络化逻辑的基础之上,以延伸的视觉形成的虚拟围观现象,围观者在网络空间对被围观者进行话语批判,有时围观者的行为会延伸至现实世界,从而对被围观者产生直接影响。”尽管界定不一,但“它一方面是网络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社会舆论方式的最新突破,标志着舆论本体的回归。作为一种社会舆论方式来看网络围观有其固有的社会合理性和存在价值。”这种网络围观的力量之大,在近几年来开始凸显,“强拆、打假、维权、反赌、寻子”等问题都是在网络围观的强大作用下,被发现、重视,并得到解决。但是有时候,围观也会走向极端,就如“亲吻蟒蛇”的事件中,虽然女当事人受害,被蛇恨咬,但是却成了民众的消费对象,甚至有人大骂“活该”。把一个普通事件最终引向极端事实,这也是目前网络围观的一种弊端。容易被利用,被煽动。

    走红03:涉及旅行社的新闻为何情绪都不稳定?

    在这样的事件中,追根究底,游客在旅行中发生了事故,很多人不分事情黑白,就开始各种慢慢旅行社,追问旅行社的责任,这也反映出了国内旅行社的一个现状,良莠不齐,才会遭到民众的质疑,人们一边消费“亲吻毒蛇”的冒险新闻,一边却拷问着旅行社们的出行责任,不管怎样,其实更多的是对整体行业的一种拷问,因为情绪的产生多数是因为积淀,借助某一个事件就会发泄出来,“亲吻蟒蛇”的小视屏正好赶上这样的节点,所以很容易成为情绪传播的导火线,直到形成一则暗流新闻。

    结语:亲吻毒蛇很惊险,全民围观很刺激,都说蟒蛇很可爱,其实野性终不改。

    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