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姬二叔
姬二叔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844
  • 关注人气:5,0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员的亲戚为何比情妇更危险?

(2015-04-13 22:44:36)

    《中国新闻周刊》刊出赵黎平枪杀情妇的始末让民众和媒体彻底醉了,无论如何,以退休副省级官员的身份,亲自动手杀人,赵黎平是中国首位;而这位前公安厅厅长也不会料到,他在任时一手打造的“速决战”的破案速度,自己竟然也成为体验者之一。不过笔者不关心为何要杀死年轻女子,传说认识9年了,具体情节警察叔叔在询问,希望会水落石出。但是笔者在新闻中还了解到,赵黎平为其家人、亲戚在公安厅安排工作。他的妻子曾是一名国企员工,下岗后享受公安厅副处待遇,实际上并没有上过班。他的二儿子是名艺术爱好者,也进入公安厅工作,如今在鄂尔多斯任公安局副局长,挂职锻炼。他还曾帮助原海南省省长冀文林安排亲戚到公安厅工作。对于这些,笔者不想针对赵黎平个人展开述说,因为相信中国官员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帮亲戚安排工作的现象,这种现象曾经在公务员考试中成了一种人人都知道的秘密,对于这些,如果单纯说是腐败,不如细细追究一下历史,看看历史深处注定的轮回。

    其实,这种情况自古已然,不值得奇怪: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古人这话说得还有些含蓄,当今之世,如果穷,恐怕在闹市是无法居住下去的,不是房子被拆迁了买不起,就是高昂的生活成本让穷人在“空心化”的都市里撤退到郊区去了。至于在深山里致了富,恐怕也会到城里去买豪宅买靓车了。但是,官大亲戚多,倒是至理。你想想,你官大了,亲戚们以你为荣,这本正常:脸上有光,也有利可图嘛。有大官亲戚这个背景,别人也不敢随便欺负。

  官大了,别说亲戚多,就是家乡人来认门的也会多起来。地方政府恐怕也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情达意呢,只要不过分,就不值得说什么。所以,官大亲戚多,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也不是什么值得忌讳的事,更不要官一大,就连亲戚,尤其是穷亲戚也不敢认了,那样与其说矫枉过正,还不如说是品德有问题。关键是守住底线,不越位,不拿“官权”来牟私利,不拿公权送人情。如此这样,多一些亲戚,没什么不好。

    但是亲戚多了,自然“危险指数”也会跟着飙升上来,危险的症结不在于有没有“七姑八姨”,而在于官员该如何对待“七姑八姨”。人们对“抢夫人”现象并不陌生:新领导履新,地方大小部门开始“蠢蠢欲动”,争先恐后地安排领导夫人以重任。其实,有时不仅抢夫人,“抢”公子,甚至凡是和新领导沾亲带故的亲戚都要“抢”。为什么要“抢”新领导的亲戚?“曲径通幽”嘛,通过走“夫人路线”接触权力终端,为日后牟取私利埋下铺垫。因此,官员有亲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官员的亲戚被“抢”。

  比“抢”亲戚更可怕的是,某些官员主动把亲戚送上门去,让为同为官员者开绿灯,为其亲戚谋利益,安排工作,这样的时候,官员的亲戚就成了一个定时炸弹,比养个情妇还危险,因为养情妇,危险永远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可是为亲戚滥用职权后,确是下了深深地祸根,成为了永远无法洗刷的一个污点,甚至形成落马的最后一根儿稻草。所以说,官员的亲戚很危险,当然这种危险不仅是官员自身,就连官场,民间来说,官员的亲戚也是后患无穷,因为源头上就不正经,结出的果子可想而之。

   不过,对于遏制官员家人和亲戚的“裙带权力”?其实办法还是有的,比如领导干部纵容亲属非法牟利须辞职等等。如果权力透明运行,并及时接受广泛的监督,官员即便有再多亲戚也不可怕。但是官员自身要记住一条:“要想当一个清廉的官,有作为的官,有时候就非得“六亲不认”不可”。

    更多观点交流,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公众号:青年学家茶座【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