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扫桥爷爷”请别用“最美”去包装

(2013-11-27 09:30:12)
标签:

不是我

相关报道

死了

手法

遗产

杂谈

        北京“扫桥爷爷”请别用“最美”去包装

 

                    作者:雅典娜二叔

 

    寒风呼啸,南三环翠林三里社区旁的连心桥上,一把竹扫帚、一把塑料扫帚挺立桥头,与平日没有分别,但那位每天清扫路面的老人却再也回不来了。义务扫桥11年,今年已87岁高龄的“扫桥爷爷”窦珍,从桥上意外坠下,不幸逝世,这不是什么感动的事情,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剧。让老人扫桥11年中媒体干嘛去了,当地民政局干嘛去了,人死了出来“包装”,这是媒体的惯用手法,所以各位亲,不要急着用最美去包装,我们应该看到,这位“扫桥爷爷”走后,我们的社会该用什么思维去反思。老用“最美”包装已经成了大势所趋,但这样时间,请你告诉我,美在哪里?

 

     有人说儿童的心灵是最纯洁的。窦珍老人虽处夕阳暮年,却不失一颗童心,言传身教,永为丰碑。当我读完这篇报道,充满感动的心里竟有一种涩涩。试想,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天天一把竹扫帚,其精神固然伟大,可是毕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怎么会让一个老人扫桥?诚然,我们不可否认政府所做的工作,可是这些工作也是政府分内之事。然而教育的普遍贫困是我们当前不可忽视的问题。其实窦珍老人的所作所为,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政府都可以、并且有能力避免。社会并不需要更多的窦珍,因为这样足以证明我们养老事业的悲哀、政府职能的错位,是我们的耻辱!

 

    有时候政府职能缺位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政府职能的错位。缺了可以补,其实这些本该早已正常实现的事物,在政府错位的职能中变成天方夜谭,显得既可笑又可悲。


    据相关报道说,面对老人的意外,翠林三里社区党委书记田彬更是遗憾。看这老人这么大岁数还义务扫桥,邻居们早就不忍心了,已经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准备接过老人的扫帚。我就不明白,11年,你们干嘛去了,真巧啊!老人走了,你们出来马后炮。

 

  一位普通老人没留下什么遗产,却洒下永恒的精神,无私奉献。可是不知窦珍老人的在天之灵能否得到安息,田彬书记你想怎样,我们能怎样,但是请别用“最美”包装,因为那不是我们想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