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业季“代笔忙”是教育的一首悲歌

(2012-05-15 08:53:11)
标签:

中国

互联网管理条例

知识产权保护法

毕业论文

代写

校园

         毕业季“代笔忙”是教育的一首悲歌
                作者:二叔
    五月到六月,是应届毕业生们紧张答辩的时候,几家欢乐几家愁,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有人论文不被通过,毕不了业,也总有人拿着优秀论文的证书开心奔向工作单位。但是,论文就是体现一个高等教育毕业生的真实水平吗?“论文代笔”市场的畸形快速发展说明了什么?据悉,由于许多高校要求发表学术论文作为毕业的硬性指标,笔者了解到使得论文代写代发的生意特别火爆。很容易找到“约稿”、“代发”的广告。这些广告毫无例外地列出一系列刊物实名,其主办单位、刊物级别、每版字数等详细介绍。有的干脆在研究生中招募代理商。有明目张胆地宣称“可代写代发论文”。
    对此,笔者近日在淘宝网“钓鱼执法”一回,再此也算“被逼”无耻,于是笔者到一家名为“中国代写网”的网站,听说我要发表一篇法律论文,一名工作人员很热心地介绍,各级刊物上发表的价格和流程。“如果无法发表怎么办?”当笔者提出担忧时,对方表示和这些刊物都有合作关系,不可能发表不了,对此笔者见好就收,仓皇逃跑。临时挥笔,对此种破坏“教育和谐”的灰色路径应用“方舟子”打假模式,进行“强奸式”的剖析,以表示对教育的支持。为此笔者连夜收集可靠资料,放弃看《心术》的机会,一心为教育谋健康,谋发展,对这种“利己害国的行为”进行一下盘点和追究。
            毕业季“代笔忙”是教育的一首悲歌
            如此“网上论文=我的论文”是教育的一首悲歌

    对代写“生意火爆”的背后折射出其中的供需关系。据笔者了解,一般大学都要求,硕士研究生应在公开出版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一篇或者以上的论文方能毕业,而统计显示,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呈递增的趋势,连年呈现增长趋势。如此多的学生要想顺利毕业,就得多发文章,更要写好论文。可是,如果“不交钱,你的论文就不能刊发,除非你的论文确实达到了这个领域的顶尖水平。”对目前这种现状,许多的研究生都表示很无奈。除了研究生需要发表论文,在职者评职称需要发论文,甚至一些本科学生为了获评奖学金、争取保送名额也在发论文。巨大的需求催生了巨大的“商机”,在刚性制度的要求和各种动机的诱导下,论文市场越来越活跃,并诞生了一个新职业:论文“代理枪手”,甚至不少在校高学历学生也参与其中。“代笔忙,学生闲”这是一种诙谐讽刺,教育的悲歌。
    从本科生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变,高校不断扩招的同时,本科生的人数也迅速增加,代写论文这行业也就发展迅速。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教师不仅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还有相当多的科研任务,自考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多是兼职的,指导教师精力有限,指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指导工作也难以位。不少指导教师,甚至上级主管部门认为本科生边工作边学习已经很不容易,既然理论学习和专业科目考试都已经通过了。到了最后一个毕业论文写作环节就放松一些,能让学生毕业就让他们毕业算了。因而指导工作便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或“好人做到底”,懒得指导了,大面积地修改,就等于自己替学生代写论文。自己替学生弄成篇基本像样的东西,随便对付过去。还有些教师本身就缺少科研实践,很少参与科研活动,不具备作为指导教师地水平和素养,也是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原因之一。
  本科生的工作环境,多是非科研机构的工厂和企业,缺乏写作氛围,图书资料也不足。文科专业多是做理论研究,需要参考大量的资料,而本科生的工作、生活的环境不同于学校,不易找到相关的资料,也就写不出好论文来。理工科的毕业论文设计,很多都需要有实验研究仪器设备或实习基地,这些条件,对自考生来说,可望不可及。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也就难以保证了。而且大多是请别人代写论文,这样就更加导致了学生不想自己写的精神。
    “目前,对于网上大肆叫卖代写行为,在我国法律中并没有相应的处罚条例,笔者以为,政府应该加快对此方面法律的出台,以便有法可依,执法有据。另外,笔者也建议,加大对互联网营运商的管理力度,禁止任何网站开展“代写学位论文和职称论文业务”。鉴于执法无法律依据的现状,笔者希望尽快修订《教育法》、《互联网管理条例》、《知识产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便有法可依,执法有据,从而杜绝这类现象。
    对于,论文作弊,在几年的遮遮掩掩之后,凭借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开始蔓延。而且参与其中的人,无论是“枪手”,还是“雇主”都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一种风气使然的自若。也许,大家都有着种种理由:工作太忙;磨不开人情;社会只认学历而不认能力等等。宽容也在“不经意”间转化为纵容。但别忘了,任何社会都有着两条秩序的底线:一是法律,一是道德。高等教育承担向国家输送优秀建设人才的重任,而人才之本则必须是以德立身。只有这样,这个掌握着先进知识的智慧群体能可能成为国家的脊梁。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容忍学术道德的沦丧。学术造假就是恶,学术打假,没有任何借口,只有知难而进。文尾,笔者以为,写论文是学业的自我总结,校方的成果验收,真的不希望“否定之否定”是一则“闹剧式”的骗局。呼吁各大高校严打严查此类“祸己殃民”之风,也鼓励广大学生发奋原创,争取教育的永葆青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