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女生寒假裸婚温暖了谁?
作者:二叔
全国研究生考试刚刚结束俩天,笔者却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件温暖人心的事情,今日,华中科技大学研一女生巩鲜妮将带上政审材料,远赴西宁部队,与相恋5年的男友领取结婚证。昨日,她将此决定在该校网络论坛上宣布,立即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篇名为“在校生领结婚证”的帖子是实名发布,帖子中写道:“打算寒假领结婚证,却被某些同学用异样眼光来看。在校怎么了?”帖子最后还高调签名:“今生做××的老婆,不会让他后悔!”在随后的跟帖中,有表示“嫉妒”的,有感叹结婚太早不好的,更多的还是送上祝福。笔者获悉,出生于1987年的她是陕西人,去年考上华科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我和男友是高中同学。大学几年一直是异地恋,我们感情很好,结婚只是早晚问题。”她说道,结婚不是一时冲动。
对于大家的疑问,为何在校读书时就结婚?她解释,男友是军人,军人的女友和妻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去年初,男友生病做手术,我因为不是妻子而不能一直陪护,当时就产生领证的想法。”她笑言,男友和家人很赞同自己的决定。“我们是彻底的裸婚!买房是两个人共同的责任,他已经很努力了,不能再给他压力啦!”巩鲜妮的声音里洋溢着幸福。她说,毕业后会去西宁找工作,在校时不会考虑要小孩。她已准备好军婚所需的政审材料,因男友春节不能回家,她到西宁领证后,还将于正月初五独自回老家过年。据该校研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规定已到法定年龄的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这属于个人选择。如学生户口在学校,可用学生证到户籍科借出户口来领结婚证;如户口不在学校,则不用通过校方就能结婚。巩鲜妮的辅导员杨泽老师说,在他所接触的社会学系最近四届硕士里,这是第一例在校结婚的,“结婚不会对该生的在校培养产生影响。”对此笔者首先表示祝福,毕竟是“裸婚”。



婚礼现场的浪漫而朴实的氛围让人感动,没有教堂,没有牧师,只有爱。
关于裸婚,百度百科说:指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甚至没有婚戒而直接领证结婚的一种简朴的结婚方式。由于生活压力以及现代人越来越强调婚姻的“自由”和“独立”,“婚礼”在年轻一代的婚姻中被重视的程度日益削弱,因而“裸婚”也就成为“80后”最新潮的结婚方式。
笔者对于即将面对婚姻的男士,估计百分之九十九支持裸婚。笔者粗略计算过结婚成本,在北京二环内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价值600万;装修15万;汽车10万;聘礼5万;婚姻3万,家电若干。这些钱加起来近百万元。这就是娶一个老婆的成本。如果父母给出三十万元,剩下的七十万元,如果月薪为5000元(这在石家庄属于中高收入人群),不吃不喝,需要再攒11.67年才能攒够这些钱。娶个媳妇够累的。如果丈母娘不同意简婚或者裸婚,那么,就得硬着头皮办婚礼,结果可能是父母跟着受累,或者是小两口长时间背债度日。
笔者的一个哥们目前有房子,但他仍旧支持裸婚。之前曾和他女友商量过简单办婚礼,但她不太支持。她的观点是,房子无论大小,得有一套。有了房子,才能算作是有了新家,女人一生,希望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在朋友的内心,是希望婚礼是这样的:不通知任何人,两个年轻人悄悄领了结婚证,然后到喜欢的地方去旅游。婚姻,是两个人一生的事业,干嘛要做给别人看。对此笔者很是感到欣慰,听了哥们的话感觉一阵暖意,这和这位女大学生的故事如初一则。
其实,对婚礼繁简的讨论,已长达数十年,只是这两年才有了裸婚的概念,在这之前,上至中央下至村委会,都鼓励简单操办婚礼,不给家庭及新人添负担。从看房、买房、装修、家电家具、买车、婚纱、婚纱照、婚宴、宾客名单,这个过程,时长超过一年。在这个过程中,往往由于双方和双方家长一方的不满意,会加大工作量,让新人疲惫不堪。相反,仅仅另一张结婚证,然后去旅行,婚姻的开始则会轻松不少。八零后的一代,现在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很多人迟迟不结婚,不是不想结,而是其中有太多的无奈。房子成为压在头上最重的一座大山。
裸婚,就是结婚时简简单单,不举债、不奢侈,没有压力,抛开攀比的世俗仪式,不再有先前结婚的复杂的东西,思想上也无需承担过多。我认为,裸婚,是一种简约的爱的升华,更纯洁。可惜,现在实行裸婚的人太少,即使是半裸的婚礼,也不多见。
笔者看过《裸婚时代》,看后唏嘘不止。我支持裸婚。现在的社会,年轻人普遍感到压力大,生存成本太高,而挣钱却很不容易。我曾经和一个女孩聊天,如果你的男朋友没有车,你会嫁给他吗?她说不是自己说了算?我又问,没房呢?她直接说“不行”?她总结道,啥也没有呗。即使我自己同意嫁他,父母也不会同意。说白了现实呗!不过笔者以为,现实不是让我们无情,是让我们如何对待无情,可别本末倒置,谈的不是感情,是房地产。
现在有这样一种观点:宁肯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这是一个浮躁、喜欢作秀的时代,奢华婚礼和裸婚,似乎都有存在的必要。坐在宝马车上的女孩,想的肯定和坐在自行车上的女孩不一样,但最终谁会幸福,宝马车和自行车都给不了答案。
笔者个人,更倾向于简婚。有钱没钱,只要彼此相爱,即使平平淡淡也是完满一生。我生在农村,没什么家底,也不要求对方的家底多么雄厚。退一步讲,无论结婚时气场多么大,多么排场、奢靡,等来宾散去,还不归于平淡?决定一生幸福的,是人,不是物质。等到结婚时,我宁肯去旅行,和心爱的人游览心仪的景点,也无需准备,随心情去玩,累了就停下来,实在走不动,就回家开始新生活。我身边有一个朋友,择偶标准是:有钱有房,没爹没娘,最终她找到了,但彼此没感觉,又分开单飞。
婚姻,是一生的课题,如果没有合适的,我会选择单身。找到了可以爱的人,简简单单的把婚事办了,就很好。即使没房、没车、没钻戒,不办婚礼,不去蜜月,也不宴请,能真心相爱,不管对方多么贫穷,只要我们有毅力,有上进心,肯定不会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受苦。《蜗居》中的小贝,每次出去吃饭,自己舍不得吃好的,把所有好吃的都给了海藻,这样的男人也许办不起一场像样的婚礼,但他不值得去爱吗?说到这里,我也是刚刚从2011的考研大军中下来,对于我们大四的的学生来说,明年六月又是个吻别的季节,可是当我们在这样一个不承认裸婚,承认人民币,承认房地产的社会,这样一个正在读研究生的女孩的“裸婚宣言”,不免成为这个冬天温暖的动力。
文尾,笔者坚持裸婚不裸奔,恋爱不乱爱,爱情不是投资,否则会死的很惨,因为这样一个裸婚宣言,这个冬天时温暖的,希望即将毕业的大四男女们能正确对待就业与婚姻,不要为了那张嘴,忘了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前几天和一个同学看到一个教育视屏,里面一个教授这样对学生说:“人的第一需要是性和感情,如果你的第一需求是吃饭,可能你不太像人”。真心希望巩鲜妮师姐能和他的兵哥哥一生幸福,将彼此真真的爱无偿裸露给对方。将裸婚的禁地打开,让爱情与房子,车子,钞票无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