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处女稀缺是性教育的业绩吗

(2011-09-30 06:39:28)
标签:

李银河

浏阳

性伦理

社会道德

社团

教育

                      处女稀缺是性教育的业绩吗
                    作者:二叔
    大学开学已经半个多月了,新生已基本落户各大高校,并且全国的各大高校的社团正展开了一年一度的“百团大战”,争先恐后的为自己的社团开始招募“各路英雄”,社团的负责人们用尽手段,费尽心机,竭力在为自己的“旗下”填充新的力量。然而笔者最近在校园里的纳新宣传海报里看到这样一则雷人的“纳新新规”,由于他们是舞蹈社团,大多数社员为女学生,所以他们打出如下要求,其内容为:系大一新生,热爱舞蹈,团体协作能力好;体魄优雅,五官端正,有演出经验者优先,批注:如果是女学生只招募“处女”。对此很多同学表示很是新意,不过很多同学质疑,跳舞和处女有何必然联系吗?然而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规定是出于对社团整体“自律”的一种要求,并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因为大多数能“守身如玉”到大学的女孩,必定是很有“自律”品质的,所以才加了这么一条不成文规定。此言论一出,激起不少社团非议,并且最终在校方重压之下重换“宣传语”。
    处女稀缺是性教育的业绩吗
    这种调查你信吗?

    社团方面称这只不过是个小创意,但这着实算不上什么创意。拿处女炒作的活动多了,之前就有某景区招聘C罩杯处女采茶,再拿创意说事,无论如何也难以让人信服。既然不是创意,那社团拿处女说事的动机就值得怀疑。处女在我们根深蒂固的观念里,一直是纯洁的代名词,往往以“冰清玉洁”“冰清玉润”等来形容,但冠上“处女”的名义,活动就变得纯洁了吗?恐怕未必。
    西方新闻学中有这样一种观念,即新闻就是3个W——“女人、金钱、罪恶”。以女人来炒作往往很容易获得大众的关注,得到炒作的目的。这只要看看每天新闻中大量出现的“二奶”、“小三”、“情妇”这些与女性相关的专属词汇以及“通奸”、“私奔”“出轨”等等相关词汇就可以了解了。与女性相关的事情更容易满足我们的窥私欲和猎奇心,拿女性来炒作也就很容易获得足够的关注了。而这样的事情中,又属“女大学生”和“处女”最为夺人眼球。
    曾几何时,“女大学生”也是“冰清玉洁”和纯洁的代名词,但这些年来随着媒体关于女大学生的大量负面报道将这一群体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彻底来了个颠覆。网上搜索关于女大学生的新闻,其中负面新闻占绝了绝大部分。而女大学生中的处女数量自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好奇,早在2006年,就有好事者搞了一个“高校处女排行榜”。该榜对北京各大高校包括民办高校的处女率进行了排行,引来一片骂声,在该排行榜上,北京外国语大学被以“15.86%处女率远远排在榜尾”。
    虽然这个调查实属一时哗众取宠之举,但却也着实引起了我们的担忧,连女大学生中的处女都变得这么少,那么我们社会上的处女数量岂不更少?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商家和景区开始拿处女说事,拿处女来炒作,这让我们越来越担忧,难不成我们真的进入了一个处女匮乏的时代?
    其实,探讨我们现在社会上的成年处女有多少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因为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热心于调查这个数据到底有多少。一些好事者或许可以拿这个事情来炒作,比如说湖南浏阳周洛景区推出的成年处女进园免费的“创意”。这样的活动固然可以吸引眼球,但难免庸俗。我们真正关注的其实是在社会道德急速滑坡下的人心坚固程度,处女本来就是一个象征而已,因为它代表着忠贞,但在社会道德急速低落的现状下,忠贞都显得弥足珍贵。处女或许多、或许少,但我们之间能坚守忠贞的又有多少?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处女并非真的就成了稀缺的生物,真正稀缺的,只是那份忠贞和纯洁而已。
    曾经李银河老师关于处女率津津乐道,说高校处女率极低是教育的一个“业绩”,按照李银河老师的思维,只要你不是处女,或者处男,说明中国性起码是开放了,也算是解放了。然而笔者以为这些年来,一整个社会的性伦理要求的低姿态化,社会普遍的性道德、性伦理缺失,尤其是一些本应成为社会风范的人的性伦理水平极度低下,比如说,“艳照门”中明星偶像们性放纵的示范性诱惑;比如说,本应当是性净土的校园,近年来也不时传出诸如“教师骚扰女生”、“艺校学生被迫做三陪”、“女大学生给领导陪舞”之类让人大跌眼镜的丑闻。
    社会的性伦理要求的低姿态化现象所连带生成主性伦理失范、性伦理失调是今天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尽管如今对于如何重建社会伦理,一直不乏“道德伦理缺位法律跟进”的呼声,可是,有太多的事实告诉我们,在许多问题上,法律是无法替换伦理所生成的作用的。二十世纪社会科学家哈耶克说过:“除非法治成为社会共同体道德伦理传统的一部分,否则它不会普遍有效。”由此可见,在我们这个法治并未成为社会共同体道德传统的社会里,对青少年“性伦理、性道德掠夺性缺失”现象的任何忽视,都将导致社会道德结构和性伦理性秩序的崩溃,这种崩溃一点也不亚于社会腐败所带来崩溃!
    文尾,笔者相信我们已经对处女稀缺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对于目前各种商业“处女门”,还是性学教授而言,很多时候都是噱头,对于证明性教育开放来说,搭不上边,真正的性解放时从内心真正的解封,而不是裤腰带解放,这是有区别的。处女稀缺或不稀缺只是一个现象,真正的性教育还任重而道远。这个笔者相信调查是有水的,因为谁也不愿意说自己和别人发生过性关系,并且也不愿意说明自己就是恋爱过,如果说了肯定会影响日后的情感历程,对此笔者宽宏大量,一笔带过,只想说,调查什么都得靠谱,可别没等算出概率就被别人识破了,这比骗人更可耻,欺骗别人不成反倒自欺欺人,真是够可悲的。真心祝愿那些失身在欲望中的男女们能早日找到真正的伴侣,,可别一找就是性伴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