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团购整形”谁之殇?
作者:二叔
自从“整容界”被市场化以来,毕业生已经成为整容市场的“主力军”,主要原因都是,希望上完大学后有个全新的形象。不过笔者认为:“虽然说,因竞争激烈而不得已整容实属情理之中,但越刮越热的“少女整容”也同样令人担心热度过高而引发副作用”。“少女整容”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欢迎几率,但外形上的优势如果没有个人品质做前提的话,同样行不通。毕竟,人们在交往要求外形优越的前提是本身具备过硬的人品魅力。一味的依赖整容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带来心理落差影响自信。就此笔者认为:“内外兼修才是正道”,可是笔者进来看到的“极端化”过激整容行为有些不解,为了整容竟然跟风“团购”来做筹码,真够可以的。

不要再面子上赌注人生,能力才是硬道理
笔者据悉,不少女大学生,为了给就业铺路,纷纷流行“抱团”整形。昨天,来自沪上多所名牌大学的30名大学生集体来到医院“团购”整形,其中不乏学院“系花”,更有大一女生凑热闹。对此,专家表示,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进行“面子工程”无可厚非,社会各界应学会宽容他们。同时,应对大学生们进行正确引导,整形一定要有尺度。这个团购队伍规模庞大,分别来自华师大、上戏、华政等沪上多所高校,昨天首批来到上海时光整形医院的就有30名大学生。一名已经做完手术的大学生告诉记者,半年前他们在网络上看到了一则消息:组团整形可以至少节省30%的费用,“整形美容项目价格都不低,我们这些在校生根本无法承受,那就团购整形吧。凑齐几个人一起去整形。没想到一传播出去,发现想整形的大学生还真不少。”于是他们开始通过网络自发组织,同学互相告知、网络上发帖,慢慢地这支队伍开始日益壮大,据统计,这30名大学生中主要以大四学生为主。其中大多数都是女生,只零星发现两三个男生。之所以大学生们会在毕业前选择整形,他们纷纷表示为了找份好工作。而他们整形的主要项目则是开双眼皮、瘦脸、祛痘等小手术。第一次组团来整形医院,大学生们对整形项目好奇的同时,也充满了期待。“如果我的鼻子再高一点,那么我的脸形就会好看很多。”“痘印太多,没法化妆。希望激光手术能让脸上的凹洞都看不到。”面对整形医生们,爱美的男孩女孩们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医生们则根据个人情况,开出整形“清单”。
大学生们忙于整形,私底下叹气称工作不好找。有的学生把眼前“糟糕的处境”归咎于自己长得不漂亮,于是就有了整形的想法。笔者以为大学生之所以有这部分想法,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这些大学生在没有了解企业的需求时,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外表包装得更好,折射出这些大学生们缺乏自信,同时也反映了在大学生的培养上,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培养,没能让他们真正了解社会的需求。
对此笔者收集古今之荒诞,却也没找到一处因相貌原因没工作的例子,除了个别职业需要外,真是找不到。如果自己长的确实不美观,硬要当空姐模特,笔者只能说你职业定位有问题。不过却找到了一些有关美丑的争论,基于古人连篇累牍,不别赘述于博客,不过笔者集结多年读书经验和个人审美情怀,对即将登入“社会熔炉”的师哥师姐们进行一下审美纠正,也算我没白念大学一回。
美丑权力之作用于女人有不同的方式,稍微温情一点的,是把女人包装为文物;在古代是笑不露齿,步步生莲,轻身细语的淑女,在今天是时髦的性感女郎。今天的女人们,在对待身体方面各可谓不遗余力,她们挖空心思呵护身体的同时,也在对身体施行暴力。隆胸、隆鼻、抽脂、抽肋骨之类花样百出的酷刑之后,现代科技塑造出了一批批美女。这类美女与塑料制品何异?她们可有被规训的悲哀?她们乐于被称为美女,其实与封建社会里被称为“孝妇”“烈女”的女子何异!我们的现代文明,竟然还是建立在以摧残女性身体为乐的基础上,岂非讽刺!我们的妇女,竟然还是以摧残自己取乐他人为乐,难道是女性解放的倒退,还是压根就没有解放!从匮乏社会到消费社会,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女性在绕着一个走不出的怪圈。
从一个心理健康的角度看,整形必须有个尺度,一旦超过尺度就会让大学生丢失自我。通常大学生整形存在两个误区,一是部分学生盲目地认为一旦整形就可以就业,将就业过多地依赖自己的容貌。另外一种就是以极端的手段进行整形,如今社会上一夜出名的例子太多,在大学生中传播了一种坏的观念:有张明星脸就能一夜成名,为此不少学生就提出了奇怪的想法,把自己整成某张明星的脸。如果有以上两种想法就是不健康的,需要从心理上进行引导。关于少女是否整容其实笔者只是作为一个男士的基本看法,不过我觉得大学毕竟不是走秀T型台,用不着每个人都得具有布兰妮小甜甜的面容,大学也不是超女炮制场,也没必要个个都是S腰型,工作是个能力争鸣的舞台,只要你是“美丽的”,哪怕你只有一技之长也可以立地为王。这就是社会,与美容无关,与肤浅的美无关。
反过来从社会角度反映,大学生之所以有这部分想法,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这些大学生在没有了解企业的需求时,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外表包装得更好,折射出这些大学生们缺乏自信,同时也反映了在大学生的培养上,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培养,没能让他们真正了解社会的需求。“已经很美的女生,还要苛刻地追求更美。她们希望利用自己美丽的脸,能够让她们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成功,这种想法则是幼稚而病态的。一旦不加以引导,则会走上极端。笔者提醒,竞争的压力让越来越多的父母、青少年急功近利,觉得与其10年苦读,不如靠一次整容彻底改变命运。整形所暴露出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警觉,同时一些家长的过分“开明”态度更应引起人们的深思。
然而笔者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事经理那里得之。就业难固然是大学生整形热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对于大学生选择工作来说,相貌有一定的影响,但只注重相貌不注重能力的用人单位毕竟是少数。对于成功来说,它只青睐有本领、有能力的学生。在内功上做文章,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才是最长久、最靠得住的。
文尾,笔者口渴难耐,也懒得在与此类“拜容主义”白费口舌,只希望各大高校能呼吁内涵美为主,外在美为辅,不可偏废主次,黑白颠倒。也算妇女解放有了眉目。笔者仅以本文作为打到“拜容主义”的初步口号,希望师哥师姐们能一呼百应,争取为创造内涵深远的理想努力。也希望广大高校毕业生能:“不为工作换面容,哪怕画皮又何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