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精里的哲学
酒精自打诞生以来好像重来没有真正做过自己,听说其发酵过程很复杂,也琐碎。不过现代人却喝的很随便,听说聚会的时候是必需品,就连干杯,敬酒词也植入它的名号“都在酒里”。在我看来幸福被喝掉,分解,接受者的幸福看来是“顺时”的,而且是一种负相关的走势,因为人们会醉,也自然会醒,要不然谁还敢喝酒,自然也不会有敬酒一说。于此,敬酒只是个涉世的方式,与幸福无关,因为大凡人类,喝酒自然会伤身体的。可见其中的虚妄!
酒对于过节来说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人们从以茶代酒的年代已经彻底跳出,以前是茶喝的多,故神清气爽,却不利于办事;现在是以酒居多,然神魂颠倒,所以好办事;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要在酒桌上办公的原因了。就连“同学会”“老乡会”“亲友会”喝酒也不再单纯了,满嘴的幸福后面却是人民币影子,每每让人喝下后不寒而栗,像是“喝的是酒,吃的是亏”,先不管肝肾亏空,对于我们这个小市民而言,不亏钱,亏啥都行,这就命,贫穷的那口气,不要就会消亡。
听说东西方人喝的酒是大不相同的,中国以白酒为主,其它酒兼顾;而西方人较为浪漫,以红酒为主,就好像人这一生以爱情为主,要不浪漫的死去,要不幸福的死去,总之红色是他们的至上。不过我自己没去过西方,不知道西方的处事之道,不过我听说天下乌鸦一般黑。看来颜色只是个迷人眼的因子,酒精是不会骗人的,因为喝酒会误事,出事,怪不得交通部门今年会严打,因为死亡不仅仅是数据,于此酒精是个与违法有关的物儿。
也听过武松打虎喝了好多酒,大概不止十八碗,虎听说打死了。不过小说高于生活,用常人的大脑思考好像有些不太像人,所以喝酒能壮胆也是不全面的,整不好会被虎儿吃掉,命归虎腹。
酒精里的学问很多,它能杀毒,却也能杀人,它漫步于酒席之间,飘忽与医社之中,所以我们不可一味畅快下肚,它是植物吸取太阳的精华之物,所以火辣,它也是植物浓缩甘露之物,自然阴冷。它不乏人间真情,却也盲目与世故,本人也喝酒,不过从来都与目的无关。这大概就是我的生命哲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