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离王安忆有多远

(2009-12-31 15:57:55)
标签:

启蒙时代

《呼啸山庄》

二叔

王安忆

中国

文化

         我离王安忆有多远

            王安忆

    再看到小说《启蒙时代》之前,我对王安忆本人是一无所知的,不过我对先生的作品是期望很高的。正像她说“《启蒙时代》想有大的欲望,当然有点危险,但我们都想试一试,就因为自己不是大作家!”谈到语言,她说,《长恨歌》太繁复,老实说,有点水……之后希望有更安静的文字……《启蒙时代》,文字上锻炼得很紧,很生涩,打不开,又不想把它打开……80年代的作家,其实基本上是在个人化写作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但私人写作往往缺乏大的欲望,事实上所有的写作不顺,归结起来,就是欲望不足。因此十年来一直在积累大的欲望,到《启蒙时代》这个大的欲望就形成了。不过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从大处着眼对“韬略”和“眼光”的锻炼,如果一部小说从战争经验,革命斗争,政治较量的角度进入,他们无疑是有迷人的长处。但王安忆却把一个革命后代放到一个日常生活的环境中,而且是一个有相当先进技术,物质,生活仪式积淀的前“国际大都市”的空间里,从而暴露他们所受抽象观点的空洞,笨拙和由此慌里慌张得内心情绪来,这种在运笔过程中的张弛,正是对时间感充分的把握。

    作为一名女作家。王安忆几乎是天然对生活细节有好感,她内心有种挣扎,或者说是一种抱负,即:日常生活中可能从自身内部发展出超越性的无限吗?在王安忆以女主人公为中心的小说中,无论是早期的《小城之恋》,还是近期的《桃之夭夭》,她都把婚姻和生育子女作为女性在生活里自我安顿的头等大事——他们也同时嘲笑了对特定个体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从而具备了某种局限性。不过她的有些创作手法与英国小说《呼啸山庄》很相像,但却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呼啸山庄》中的那一对男女之间发生的不是爱情,自然的力量是那麽的强,它必须选择强悍的力量来担任它的对抗,这其实是爱情的最高想像,比中国人养“小老婆”大气多了,可是王安忆不这样运笔,可能基于自己是女性的原因,不管人物的爱情怎么迷离不清,但人物中的女性们总是生命无限。这也正是我“衷情”《启蒙时代》的一个重大原因,孕育是女性特质的开放,我是很怕那种看不出年龄的女人,这其实很可怕的,女人每个阶段都有她的美,这个人我就希望她有很多孩子,可是没办法,只能生一个,因为计划生育政策摆在那里。是女人都得遵守现实的生活原则。

    历史真是一个大手笔书写下的巨作。它是把人当成了字,也许更渺小,连标点符号都算不上,而是要许多人,许多代,才写下一个句子,这种大历史观黄仁宇运用在史学上可谓独步天下,而今王安忆先生一介女流却有如此大的胸襟,实乃文学界的一件罕事,王安忆写女人也是情有独钟的,专写上海女性的生活体验,她笔下的女性都有花的特质,尽力绽开后,花瓣落下,结成果子。外部平息了灿烂的景象,流于平常,内部则在充满,充满,充满,在以一种另外的,肉眼看不见的形式,向外散步,惠及她的周围。这种“天一”的道术观在此处体现得比较充盈。

     二叔一直觉得除了一些经典之作值得一读,至于时下的一些小说是没必要看的,这倒不是因为没有时间,只是觉得太俗,可是读了王安忆的一些作品后才猛的一醒,小说中的俗不同于世俗中的媚俗,它本身有一种底蕴支撑着,尤其中国小说更是具有历史前进中的影子。虚构中带有引导性的“思索”,这才是正宗中国小说的眉梢之韵,二叔也想小试牛刀,可是由于笔法斑驳,思想浅窄,至今未能打开自己的一条的通道,可是我不自卑,我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也可叫《启蒙时代》来勉励我:光明转为黑暗,等待下次光明,这次光明比上次光明更为堂皇。可是你为了等待它只能转入黑暗,就看你有没有生长的激情,多么欢乐!

                                                              

 

推荐                                            2009最后一天

 
我们该读什么小说最多可选1项
发起时间:2009-12-31 16:00    截止时间:2010-12-31 00: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 0(0%)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是杯咖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