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状
以平静的心态对待生活,却怎么也平静不了,总会有些不该有的情愫飘忽其间,令你有种千头万绪的感觉,像个浮萍永远飘在别人的湖里。
我尚且痛恨自己,指使自己,我渴望林中之鸟,海里之鱼,喜欢沉醉于一个美好,幽静,的瞬间,在迷人的错觉中幽居沉思,把远方的自己招回家园。把我自己引向我自己。
我试着把自己引向儒学,引向中庸,引向中国之哲学精神,但我的心脚总不听我使唤,好像有一种“帕金森综合症”在左右我的人性,老在在午夜里遐思屋檐的曙光。
很多次想用“空明拳”进行左右互搏,却又怕脑残,于是把自己置于“登高撤梯”的境地,用七情六欲去偷生。
我一直觉得沉着镇定地心灵企求满足欲望和渴慕之情。
从自身逃开的心灵,在最宽阔的回旋路上追上自了己。
最智慧的心灵愚者向他倾诉最悦耳的话语。
最自爱的心灵,一切事物都自中的获得他们的趋向和反趋向,低潮和高潮。
青春本是美丽的
但留不住这似水年华啊
且单身时且单身吧
谁知明天还有没有遐道啊
20009.10.11

痛思
相思的痛苦是“欢乐”,正像王安忆所说的“欢乐变相,本质单纯”,或真,或假,永远依赖于信仰以外的东西来决定,人的真实本来就被“悬空”在自由里,童年里形成的自由成见不可克服,却又是影响一个人的未来轨迹,我的童年被书照亮是天理的施惠,我的生活丛书开始,也会以书放飞。
2009。10.12

单行
我被世俗的气息压制于脚底它是一种可游离的思想,他围着一种精敏的灵魂,一条智慧的蛇,围绕一轮金色的太阳,用尼采的超人泪水拒绝抚慰和安眠,面对我的气息,心灵迟钝者会陷入迷津,却不会沉迷,这就是我的目的和意志,用思想跳舞,用笔尖呐喊,是我的快乐,哪怕最高的权力出现在我面前,只要我存在,哪怕是“单行”。
2009.10.13

自放
我喜欢用中庸的方式解构生活的“近处”。中庸本是一种“主张”,一个“洞见”,一种文化“理想”,但在今日的侧度世界中,却成为一种状况,一种“处境”,一种命运。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如今日更接近中庸所描画的世界和图景,这里边有陈赟博士和张祥龙教授的催生和超度,不过更多的是我自己“文身”到“文化”的一种蜕变和飞越。只有自己作为文化历史的成员时,人才能获得一种文化参照,感受自己的不充分性和有限性,正是这种不充分性和有限性,才能唤醒人们在道德面前的谦逊态度,以及伦理的担当意识,所以要想走出民族困境,先要走进文化深度,这就是为什么我老让别人搞深度阅读的用意了。 2009.10.14
后记:“智”是聪慧,“愚”是朴愿,“贤”是敏觉,“不肖”是拘谨,“偏”是俱偏,而皆有可望道之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