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中轴线北端钟鼓楼秋色(图下)

标签:
北京城中轴线钟鼓楼秋京城钟鼓楼秋色旅游摄影原创 |
分类: 风光摄影 |
秋意渐浓,11月到了,北京最美的季节来了。钟鼓楼周围被金黄渲染着,处处都引得路人感叹:“北京的秋,无以言表。”秋叶的金色与斑斓,配上钟鼓楼的灰墙、朱红与天空的碧蓝,又让这“美”多了一份庄重与繁华,美得别有一番韵味。
钟鼓楼是北京城中轴线上的一组古代建筑,是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报时中心,起着 “以时出治,声与政通”的作用。两座楼气势雄伟,恢弘大气,磅礴壮观,它们是古人看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杰作,是古代统治者和百姓看中时间的结晶。
钟楼内的大钟由响铜铸成。该钟高5.4米,底部直径3.4米,上顶径约1米,钟钮高约1米,全钟重约42吨,钟上有“大明永乐年”铭文。在古代,钟楼撞钟时,钟声淳厚、洪亮,在方圆数十里内均可听到。每日早、晚的寅时和戌时各撞钟一次,称之为“亮更”、“定更”,每次报时撞击108下,俗称“紧十八、缓十八、六遍凑成一百八”。城中军民百姓、文、武百官闻“亮更”起,闻“定更”而息。(选自网络)
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建筑从南往北依次为,永定门箭楼( 1957年拆除)、永定门城楼(1957年拆除,2005年重建)、天桥(1934年拆除)、正阳桥坊(五牌楼)、正阳门(前门)箭楼,正阳门城楼、中华门(明称大明门,清称大清门,民国时改为中华门,1954年拆除)、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钦安殿、顺贞门、神武门、北上门(1956年拆除)、景山门、绮望楼、万春亭、寿皇门、寿皇殿、地安门(1954年拆除)、万宁桥、鼓楼和钟楼。(选自网络)
后一篇:追忆:2019年北京龙潭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