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道与术2:心理咨询师的风险:职业压力、反移情、人性黑暗
(2015-07-26 09:53:39)
标签:
心理心理咨询心理学技术心理整合精神分析 |
分类: 阿苏理论 |
有道无术,无从下手,有术无道,那是杀手。
(首先感谢四川阆中的美女同仁敬霞的悉心文字整理,发心将阿苏心理咨询道与术的录音还原成文字,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26节课,每次讲课笔记整理出来至少都有1万多字,非常的感谢和感动,在此阿苏致以诚挚的感谢!
心理咨询道与术是阿苏潜心学习15年心理咨询的心得,因为我的知识和智慧都是从先辈那里学来的,所以也想为行业和同仁们做些微薄之事,将自己十多年的学习经历和职业生涯感悟分享给大家。
阿苏心理工作室喜马拉雅电台,心理咨询道与术第二节:http://www.ximalaya.com/20951194/sound/5118649,大家看文字结合录音听会有更好的味道。)
那我们今天下面再一起来分享我们的课程内容,心理咨询师的危险性,心理咨询的道与术的心理咨询师的危险性,我们还是像原来那样,先来读我们的祈祷文。(略)谢谢大家的聆听。
我们今天继续跟着上一周的分享,分享心理咨询道与术中的一个职业危险,我们上周讲到了一个咨询师的职业风险当中呐,首先是咨询师的拯救者情结,其次呢是因为咨询师自恋的膨胀,第三呢,是将职业的特点带入到生活当中,用对待来访者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家人或亲密关系,它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第四啊,是因为咨询师自身成长不够,他陷入了职业瓶颈,所以他会导致职业倦怠呀,同时还会加深自己的心理问题,我们今天要来分享,后面的一些心理咨询的职业危险性。
第五点:咨询师的职业压力和焦虑。
请问一下现在在听的同学们,有在做咨询的咨询师吗?或者有在做收费的心理咨询吗?如果有的请打一,没有的请打二,也就是说还没有人在做真正的咨询或者说你已经开始做咨询了但是做的是免费的咨询?嗯,是在学校做咨询吗?李兰?那个应该叫危机干预,还不能算心理咨询,在二十四线做内线接电员是吗?做为一个咨询师啊,它首先实际上是一个这是一个职业,这个职业呢,它实际上是有很严格的专业规范还有专业设置还有收费的条件构成的,中国有句话,叫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句话,听起来好像不是很好听,但实际上心理咨询是它专业化和商业化的一个特征,我们咨询师呢他实际上都是是出租自己的时间和他的专业能力在陪伴来访者让他自我成长,但是这个专业呢它又是需要以金钱作为介质的,我现在的咨询是应该做了从我的咨询标准从零七年到现在是七年的时间里都是五百块一小时,就是五百一节吧,这个价格在心理咨询行业应该算是一个中等价格吧,算是一个中等价格,既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但是对于一般的人来讲,五百块钱一节实际会是一个较大的,对来访者来讲,有的时候算是一个经济压力吧。对于咨询师来讲其实他的价格是他的自我认定能力,和他的专业水平的一个证明或者界定,一般在现在的行业里面,咨询师一般刚出来的一些,有些会收五十块钱一小时,六十块钱一时,有些会是一百块钱一小时,然后一般初级的觉得自己学过一两年的,一般收个两百?然后再慢慢的有些会收三百啊五百啊八百啊一千啊两千啊三千啊都有。
所以呢,你作为一个咨询师以后如果你要去出来自己开工作室,或者去别人工作室的话,你想给自己定一个多少的价位,你现在比如说每个人都给自己定一个价,如果你现在觉得是要做一个咨询师比如说,你已经在做了,你觉得自己现在值多少钱一个小时,或者一节,或者你觉得自己两三年之后,值多少价钱,你给自己打一个价格出来,在右边打一个价格,就比如说是你做一个咨询师你打算收多少钱一个小时,好,若航说两百,其它人呢?两百,两百,其它人呢?如果你自己开工作室,你如果收两百的话,都会是咨询师本人的收入,但是如果你要是进入到一个机构啊,一般机构都会跟你分成的,因为机构他本身会有运营成本啊有场地成本啊,有那个营销成本啊广告成本啊。北京的话他的分成方式他一般地会分为比较多的种三七分的呀,有四六分的呀也就是说,还有五五分的有,就是可能是,应该有吧,一般你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那个咨询中心他实际上是要提成的,也就是说刚开始你可能只能达到两成三成四成或者五成,如果你要拿到五成的话就说明你很厉害,但是一般的话你的收入,就是你的大部分的那个费用啊,可能会是工作室收取的,所以呀,刚开始你出来做咨询啊,如果你不是自己开工作室的话,可能基本上他的收入不是特别高。
在这个里面他就是出现一个不同的一个点,就是说做免费咨询啊和做收费咨询啊他的压力是不一样的,和焦虑程度是不一样的,当然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讲,你其实做免费咨询啊,他压力会是因为自己的成长水平啊,我能不能够接这个案例啊,这个问题复不复杂啊,诸如此类的,但是可以这样说啊,其实免费的咨询的话算不上是心理咨询,免费咨询的话很多时候是比如很多人刚拿到心理咨询师证,就会在网上或者贴吧里面发一些广告就说我给大家免费做心理咨询,实际上一般都是把来访者当小白鼠,所以免费咨询呢他是通过看似是一种咨询方式,实际上呢他是咨询师的一个实验一样,如果一般真正能叫心理咨询的都是收费的,所以你开始收费了,你不再是一种义务咨询或免费咨询的方式啊出现在来访者面前的时候啊,你就会真正面临着这样一种职业的压力和焦虑,因为你一旦收了钱咨询师的那种压力或焦虑就会源源不断地过来,有些时候啊,我们作为一个咨询师他会自己问,我值不值这个价格,因为这个价格啊它是一个行业的一个标准,它就是这么定的,但是有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反思,我的时间和我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和我的自我成长水平真的值这个钱吗?真的受得起来访者给你的这个价格吗?我们可以去扪心自问一下。可能行业的标准是这样的啊,但是你真的值的起这个钱吗?有的时候你认为你值的起这个钱,但是来访者他认为你值得起这个钱吗?
因为在这一部分里面,我们既会是一种咨询师的自我价值的认定,还有一个就是来访者他会给你进行一个衡量和评价,在一般很规范的咨询中心或那个学校做咨询的话,他一般的话,很多时候都会给这个咨询做一个评估,他会叫来访者填一个咨询感受的反馈表,有的时候咨询师啊,知道会有这么一段的话,会挺紧张的,如果你在比较规范的咨询中心的话,他会比较看重来访者的反馈。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坐在咨询室里,你的对面是你的来访者比如说你收两百一小时,三百一小时,五百一小时,做了咨询之后,你觉得你自己值这个吗?或者你觉得你这个咨询值得起来访者付这么多钱吗?有没有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或者来访者的时间呢?
所以呢这个时候啊咨询师他内在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和焦虑,这个焦虑呢他会转换为一个什么呢?它会转化为一个想让咨询马上出现效果,它就会出现一个就是说,咨询师很期望马上出现效果,显示出我的专业水平我的专业能力,用事实和效果啊,告诉自己的来访者,我是值得这个价格的!所以很多时候呢他就会出现在咨询当中啊,咨询师的焦虑水平会非常的高。同时呢,在现在的中国心理咨询市场上实际上可以这么讲,来访者是不太懂心理咨询的,都是带着比较高的期望来咨询的,特别是父母带着孩子过来的咨询。有的时候啊你会发现在中国做咨询啊,因为中国的心理咨询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父母带着孩子过来做咨询所以这个时候呢,实际上付钱的这个人啊他不是孩子,他是他父母,所以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所以父母啊他无形当中就会给这个咨询师施加压力,他会问你呀,这次咨询怎么样?孩子的状况怎么样?什么时候孩子能好啊?然后,你能不能给我一个确定的计划,或者一个确定的答案,我们好有一个心理准备啊,这个时候你作为一个咨询师你会怎么办呢?
我们现在做一个模仿,我现在带着我的孩子过来做咨询,孩子在读初中?高中?或者小学?或者大学,每次都陪着孩子过来,都睁着一双满是期待的眼睛看着你,因为他们已经对孩子无能为力,他们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孩子很痛苦,家人也很痛苦,特别是父母特别地痛苦,难受,他可能把他的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希望你能把他的孩子,拯救出来。甚至有时候这个家长都是自己省吃俭用来付咨询费。你们感受一下,如果你现在就是那个咨询师,你会有压力吗?你会焦虑吗?不知道大家会不会焦虑,反正我有压力,因为做咨询十四年了,真的有的时候看着父母那一双双绝望但是又带着希望的眼睛看着你,心痛啊,感觉到那个压力啊滚滚而来啊。可能每一个咨询都会有他独特的特点,这是父母带过来的。
还有的时候在咨询当中,因为心理咨询啊他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在咨询当中可以这么讲。八十次的咨询只是一个短期的咨询,就是一个咨询啊他做八十次,他还只是一个很短期的咨询。可能二十次能产生的效果都极其有限,可能那个时候可能都是可能咨询还是关系刚刚建立或者是关系还在拓展的过程当中,可能还没有真正的进入到问题的核心或者是边缘可能都还没有进入到,可能还在潜意识的表层还在打转。但是有的人会说,我哪要二十次,我五次就能搞定,或者说我十次就能搞定,一个来访者,只能说有可能,可能性大概在万分之一,可能这个来访者有很好的成长水平或很好的自我觉察能力,可能最好我们碰到了一个。。。中了彩票,有可能。但事实上一般的咨询呢,很难,当然,很多咨询也不会做这么长时间,很多都会脱落啊,或者是来访者不来了这种现象,但是咨询确实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可以说心理咨询是一个体力活,他既耗费你的体力,又耗费你的心力啊,还耗费你的意志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啊其实随着这个咨询的时长越来越长啊,你会发现咨询师所面临的这个压力会越来越大,因为有些来访者他自己本身的期望是很高的,他可能就希望你一两次三次或者五次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对于咨询师来说特别是对于很专业很慎重的咨询师来说,其实根本就不敢打这个包票的,因为咨询的这个效果,到底有没有效果,跟咨询师的自我成长水平和专业能力有很大的关联,但是其中其次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是来访者的动机痛苦程度自我水平和阻抗水平,所以呢,可以说咨询疗愈的主导权实际上是建立在来访者手上的,不是建立在咨询师身上的,咨询师有没有足够的耐性能力陪伴来访者走过这个漫长的的过程啊,很多时候就看你能不能抗得住这种职业的压力和焦虑。
我老婆经常就说,她说这个抽烟啊。伤害身体健康然后对自己不好,对孩子也不好,但是我其实我心理都知道,我也明白她对我的这个爱和规劝的关心,但是有的时候这实际上也是我的焦虑的一个释放的途径,当然抽烟解决不了我们的焦虑,有的时候可能会让你更焦虑,但是可能呢抽烟的这个方式,会让我能够暂时缓解一下我的焦虑,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催眠或蒙蔽的一个过程吧,所以你会发现咨询师基本上都是抽烟的,像弗洛依德啊,像荣格啊,像亚龙啊,像弗洛姆啊,你会发现他们照相的时候还会拿着那个大烟斗,或者是一个雪茄在那里。因为这本身就是心理咨询师的一个职业焦虑的外显的一个呈现。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是我们口欲期没有完成的一个标志,但事实上呢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他还会去做呢?因为心理咨询这个行业他要扛着巨大的压力,来自于自身的来自于来访者的,所以,香烟他可能就成为了一个抵挡这个的状态,所以要让心理咨询师戒烟啊,相对来说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所以这里面的职业压力和焦虑啊,往往做过咨询的人啊就会体会的到。因为甚至有的时候来访者会攻击或表露这种不满,就是我做了这么久的咨询怎么还没有效果,我怎么做了这么久的咨询我比原来还痛苦了,我做了这么外的咨询我越做越绝望,甚至我做了咨询我还离婚了,或者我做咨询之后反而跟父母吵得更厉害了。他会把这所有的东西在咨询室或咨询关系时,有的时候会直接表露,或直接施加到咨询师身上,所以啊咨询师的职业压力和焦虑会很高的,如果我们没有督导,自我成长水平又不够,我们所面临的这种职业压力和焦虑啊,你们现在可以想象得到。要是你被这种压力和焦虑所控制或驱使了,你就会发现你就会去采取一些非常快速或者见效果的方法或方式,想把来访者的问题啊马上消除,把他的症状给解决掉,他忽略了底层潜意识里面来访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心理机制或规律,只是就表层的现象(症状)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的咨询往往会给咨询师带来非常大的职业危机,给来访者带来非常大的心理伤害,有时候可能这么讲吧,有时候治疗的方式可能产生的伤害比来访者的问题更大。
快速的,解决和包扎来访者的这种状况和状态,好像看似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实际上他后续产生的伤害更大,当然如果要是我们咨询师边自恋这一部分都没有看到的话,我们还会认为我们好厉害,我们会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摆平了,你看这个来访者不是没有的抑郁了吗?不是没有强迫洗手了吗?啊,不是没有啊自残了吗?不是没有离婚了吗?不是更好地做一个乖孩子好孩子了吗?你看他的父母多满意。但是事实上这种内在的痛苦的创伤我们却不管不顾,(表面)问题解决掉就可以了。
所以啊咨询师的职业压力和焦虑水平是非常的大的,非常高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说咨询师是一个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职业啊。就跟这些东西有关系,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啊,特别是中国的咨询当中,如果是父母带孩子来做咨询的,其实我们有时候我们潜意识当中我们的立场到底在哪里。你是站在父母的一边呢?因为父母他有的时候他会去说,啊我就希望我的孩子怎么怎么样,我就希望他怎么怎么样。你还是站在孩子的那一边呢?不是站在咨询师的中立的立场呢?你到底对谁负责。你如果说我谁都不站,你说我站在父母的事立场,我站中立的立场,我站在孩子的立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你可以去问一下自己,你会站在哪一个立场?站在付钱的?来咨询的?嗯,大家可以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当然在专业里面会比较好地处理,就会给父母说,一般呢,会通过做家庭治疗来共同面对孩子的问题,因为孩子的问题,都是家庭问题的呈现。其实这句话说出来有时候会被否认,因为现在这个社会这么复杂,孩子在学校啊,可能同学的影响啊,可能老师的影响啊,怎么可能是家庭的问题呢?怎么会是父母的问题呢?如果他在外面打了架呢?可能是同学欺负他呢?可能是同学不理他呢?或者老师对他不好呢?怎么都是家庭的问题?你们这个太片面了太偏颇了。
实际上孩子他这个心理成长水平很重要,一个孩子实际上他在0到6岁的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他已经奠定了他的人格结构和基石。你会发现从不同的家庭里面走出来的孩子,他实际上应对人际关系、应对老师和应对来自学业的压力他的那个水平和方式是不一样的。那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孩子呢?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应对得好,有些孩子特别的脆弱呢?有些孩子非常想学,有些孩子就厌学,学校都不想去。有些孩子为什么会对某些老师特别的反感,对某些老师又特别的遵从。这实际上就是他内心心理问题的一个呈现也是他家庭问题的一个呈现,如果一个孩子在原生家庭里成长得好,实际上他会对现实环境的适应能力会非常的高,他自己知道怎么样去面对,当问题来了的时候他知道回家怎么样跟父母表达。但是在有些个家庭里面,孩子可能在外面出了问题了,父母可能不问青红皂白可能就认为是这个孩子的问题,并不会去体谅这个孩子当里遇到了什么,就认为是你做错了,或者一股脑地把责任推到学校身上去,很少真正地陪伴孩子去面对这个事情,看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能不能陪伴他的感受理解他的感受,你能陪伴他到面对这些事情,但是如果要是父母的态度不好,孩子有的时候在外面出了问题,他也不好回来跟父母说,等那个问题很大了时候父母可能还不知道;有的时候可能还不是从孩子身上知道,可能是从学校知道的或者他的小伙伴告诉他父母,孩子为什么不跟父母说,这就是父母的问题,我们会说哎呀这孩子叛逆啊,这是青春期叛逆啊,这是这个孩子本来的个性啊,从小就不喜欢跟人说话啊,但是他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就是原生家庭里导致的,他的父母在家庭里面吵架,或者他父亲很严厉,正好他这个老师跟他父亲一样用同样的方式对他,你对父亲的愤怒无法表达,他就直接投射到这个老师身上去了。所以呢,一般出现这样的问题,都会跟家长好好沟通,这是家庭的问题是夫妻的问题,有的时候是父母在闹离婚呐,父母长期的(紧张矛盾)关系啊.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当然你做得越多你的自我成长水平越高,你慢慢的就会知道怎么对面对这种压力和焦虑。抽烟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并不代表我们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所以呢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危险当中,跟我们心理咨询这个职业压力和焦虑是息息相关的。
第六点,是咨询师沉浸在来访者的迷恋中,无法自拔,享受精神世界带来的成就感和快感,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复杂,甚至发生性关系,甚至离婚后结婚。(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反移情)
这种事情在心理咨询行业里面,比比皆是。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就是你为什么想要当一个心理咨询师?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觉知的一个点,我们想做心理咨询师一方面是想学心理学来拯救自己。因为我们看参加心理咨询培训的人就很有趣,你会发现很多来学习心理咨询师培训的人都是自己出问题了,或者家庭出问题了,或者孩子出问题了。他就来到这个来学心理学呀,有些人他学了之后很收获,有些人他实际上是拿心理咨询这个知识,用来填充和炫耀自己,当然的些人是觉得这个行业好挣钱,是想挣钱的。
因为心理咨询啊,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他是不对等的,咨询师不想把自己当上帝,但是来访者他好像是找到自己的信仰一样。他会把咨询师当圣人、上帝或神一样去崇拜。在这种咨询关系里,那真的是一种超级的享受,你会觉得你无所不能,你把他所有的东西你都掌握了,他不跟别人说的东西,他的秘密,他曾经的那个过错,那些事情,都会无条件地跟你说,这种成就感和快感,那真的是爽歪歪。你会觉得啊,自己好厉害,无所不能,甚至有的时候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让来访者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会对你感激涕零、感恩戴德啊。
还有你解决了一个非常错综复杂的心理症状和问题之后,哎呀那种成就感就是觉得自己好厉害好棒啊!很享受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有的时候你在现实当中你无法得到,也在你的亲密关系中无法得到。如此崇拜你,如此信任你认可你,特别是很多人做心理咨询,其实心理咨询师是很自卑的,越自卑的我们,其实越享受这种成就感这种快感,久而久之我们就沦陷了,就以为这些东西都是真的,以为这些东西都是应该的。
甚至在某些时候呢,来访者还长得特别漂亮,特别美丽,其实有些咨询师都挺挫的,实际上有的咨询师还有人际问题,有亲密关系问题。他可能自己都会从来没有跟漂亮的女孩子交往过,突然来了这么漂亮的一个女孩子把所有的东西都跟你分享,还对你含情脉脉还对你抛个媚眼啊。那你想象这个咨询师那真是飘飘欲仙啊。所以呢,有很多男性的咨询师也有女性咨询师他就会直接跟来访者啊,发生性关系,他从来访者身上弥补他曾经的缺失。这个时候很多来访者非常迷恋咨询师,他就觉得哎呀男人好了解我呀,要是我的伴侣,男朋友,或者我的爱人,要是有这个咨询师这么理解人多好,而且这么有学问有学识,完全就是一个精神的寄托,正好咨询师有这方面的缺失,那正好就是一拍即合,干柴烈火。
所以呢,你会发现,本来很多咨询师他在亲密关系中是很有问题的,然后又遇上了一个这样崇拜自己的来访者,就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老婆,啊,这个那个,这个那个,啊你看这个来访者多好,对我百依百顺啊,而且还有可能说,你看这个来访者这样崇拜我,从来没有一个人这样崇拜我,所以这个干脆把那个老婆给干掉,离婚,然后就跟来访者结婚。但是一结婚了之后,来访者发现,欸,这男人原来怎么那么高尚,怎么进入婚姻之后这么讨厌,他跟其它男人一样,然后又离婚,然后咨询师再找一个。正是因为咨询的这种隐密性啊,这种关系当中的隐密,这种地位人格的不平等性,同时他又是保密的,又缺乏监督,所以很多咨询师就为所欲为了。但是,其实这是非常违背咨询师的职业道德的也是违背咨询师的职业契约和精神。在中国现在因为他没有太多的监督系统,这种事情他没人管,甚至有些人会觉得很羡慕,很向往,但是在国外他会被直接开除出这个行业,终身不得从事这个职业。
我们会想,这会是一个咨询师的职业风险吗?我做了这些,人家也不知道呀。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心理咨询的职业危险。你做咨询是为了什么,来访者来找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来崇拜我吗?是为了来体验我们的自我价值,是为了来跟我们发生活性关系?是为了来跟我们结婚的?你会发现这完全已经违背了整个心理咨询的方向,道德和伦理。其实我们都会为这个东西付出代价的,道德上的,自我认定上的,可能当你享受了这个自恋之后,你再回头看,你还配做一个咨询师?你还能做一个咨询师?所以这是咨询师的很大的一个职业风险了。
好!我们今天还讲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风险当中的第七条,面对人性绝望的黑暗带来的沉重感和无力感。
可以这样说吧,心理咨询师他就是面对人类的最深的那个黑暗的深渊的一个人,他的生与死的边缘,在邪恶和善良的边缘,面对着无穷无尽的那种绝望、抱怨、愤怒、恐惧、仇恨、自卑、无能、没有价值、孤独,这些都是来访者在咨询当中,越往下走,他越会给你表达,他曾经在生命的历程里面所经受的伤害所面临的诱惑,所恐惧的事情,甚至所产生的那种邪恶的暴力的血腥的那些念头,人性当中的那些所有在阳光之下都不能暴露出来的,跟任何人都不能说都不敢说的东西,他在咨询师面前都可以自由地表达,他的欲望他的幻想,他的恐惧他的痛苦,所以咨询师实际上就是守卫人类心灵上最后那道防线的那个人。就像警察一样,他维护的是这个社会的正义,但是他面对的是人性的黑暗,杀人呐、抢劫呐、强奸呐诈骗呐、恐怖啊,他面对就是这些黑暗,枪林弹雨,赤裸裸的杀戮,贩毒啊,咨询师比警察面临的还更多一些更深一些。我们不只要面对这些东西,我们可能还要站在那个地方坚职磐石,还要做到温柔、包容、陪伴、理解,还要陪伴他继续往下走。说起来好像好高大上啊,但是你尝试着去感受一下,这真的跟我们没有关系吗?好像我们是咨询师了我们就不需要去面对这些东西一样,我们一样也要面对这些绝望孤独黑暗痛苦的东西,我们还要陪伴着来访者去面对他,那种哀嚎、那种悲伤、那种痛苦、那种仇恨、那些愤怒、那些赤裸裸的欲望、那些羞耻感、那些挣扎、那些血淋淋的事实,你做心理咨询越久,你面临的这些东西就会越多,我们真的可以躲在咨询师的面具背后,那么这都是他的事,跟我们没有关系吗?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实际上你会发现整个人类心灵历程和感受的东西其实都是一样的,来访者会表达这些东西,其实你会发现你在陪伴来访者,亲近来访者的时候,它实际上也会击中你自己。甚至有些时候你会发现你的问题跟他的问题是一样的,只是你把他压抑了,当来访者一说,你心理会浑身发抖,甚至你会觉得你后背一凉,甚至你会觉得浑身颤抖,触电一样,欸,其实我也是这样的,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有过,有可能你还不是曾经有过,可能你现在正在经历。可能他所说到的婚姻当中的问题,亲子方面的问题,原生家庭里面的问题,或者原来的那些生命历程中的问题,你原来你也有,可能你还没有去处理他。两个人的问题碰到一起,那么两个人抱着痛哭一顿吗?啊!人生就是这么残忍呐,不要记了我们咨询师在做什么。
所以作为一个咨询师,我们要面对的人,这些绝境这种绝望,人性当中的黑暗面,就会像一幅图画一样,全部呈现在你面前把你包裹着。这个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你做好准备了吗?或者你自己已经去面对过这些东西了吗?所以,要成为一个咨询师是要先把自己成长起来,如果你自己都没有力量去面对这些东西,或者没有亲历过去走过这些东西,你就是说,我肯定能做好,那个做心理咨询这些那个没有什么,那可能到时候你没有经历的时候,你自己没有经历,你跟着来访者一起去经历的时候啊,你会发现这个你自己都没有走出来,来访者也没有走出来,这些人类真实的经历和处境呐在每个人身上其实都是一样的。你能面对那个黑暗你站在那个边缘上,可以这么讲,你往下一步可能就是悬崖,甚至往下一步就是死亡,或者是你看到一个绝望的人站在那个地方,他自己不想动,你看到他自己在折磨自己,你能怎么办?你会怎么办?心理咨询可不是一个很幸福的事情哦,你接触的越多,你面临的就会越多,你看到的就会越多。你体会到的这些东西就会越多,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这是我们说的今天所说的这三点,我今天的课程先讲到这里,然后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交流一下,我们下周的这个时间继续分享一些东西。
今天有个小朋友叫雅雅,今天是她的生日,我们一起吃了生日蛋糕,我们还留了一些蛋糕等某些人回来吃。
(阿苏文章都属原创,欢迎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阿苏微信公众平台:asuxinli
阿苏个人微信:asu1980
湖南精神分析交流1群:34825446
湖南精神分析交流2群:334941791
阿苏心理网络课群:361621553
YY网址:www.yy.com/99453919
喜马拉雅电台:http://www.ximalaya.com/20951194(阿苏心理工作室的录音都上传在喜马拉雅电台,都可以免费听)
(阿苏咨询预约电话:13875993133,咨询费用是500元每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