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凭什么升职》:职场晋升的“显规则”

(2010-03-29 09:40:12)
标签:

杨思卓

思卓书坊

经济之声

凭什么升职

大卫

达勒桑德罗

职场规则

财经

分类: 思卓读书

职场晋升的“显规则”
——读《凭什么升职》


    职场就是赛场,每一场比赛,都有人得到晋升,有人遭到淘汰。什么样的选手能够赢得大满贯呢?一位美国职场高手写下了他的经验之谈:“忘掉潜规则,正视显规则”。

《凭什么升职》:职场晋升的“显规则”
    背景故事:职场赢家说职场规则


    书的开篇,就是一个至为关键的职场时刻:董事长亲自对员工进行考核,一位小伙子被问蒙了。主考官连续问了三次,他连说什么都没有听懂,就别提怎么回答了。就在这最危险的时刻,小伙子用他的冷静和礼貌打破了僵局,顺利过关,并且被委以重任。若干年后,这位小伙子成了这家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这公司呢,是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恒康保险。这小伙子呢,就是《凭什么升职》这本书的作者,名字叫作大卫•达勒桑德罗。
    从那个时候起,大卫就对研究职业发展问题密切关注。如今,他即是功成名就企业家,也是大名鼎鼎的职业发展专家。经常受邀到公司、大学或政府会议上发表演讲。他还写了另外一本书《职场软实力:升入高层必须掌握的十大关系法则》,这两本书呢,都已经由新华出版社翻译出版。
    职业发展问题,同职场中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还是在做组织部长的时候,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没什么著述,但也颇有收益。五年前我在《女友》杂志开设了《职场千千策》专栏。这几年关于职业发展的书越来越火,但说句实在话,大部分书是,“菜鸟说鸟语,儿童写童话”,看了要误人子弟的。其中有一些热衷于“潜规则”,看了更容易走火入魔。
    这本《凭什么升职》呢,我的评价是: “内行说行话,真人说真话”,而且人家打开窗户说亮话:“忘掉潜规则,正视显规则”。这好比教武功声明绝不教暗器一样,是正门正道。全书写了十条显规则,浅显易懂。我把其中最重要的规则提炼为四个看点,和大家做个分享。
    这些重要规则有哪些呢?

 

    规则一:长线比短线更划算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山不转水转。意思是你要当心,你与人有了过节,保不准什么时候狭路相逢。一个你没放在眼里的小石头,有一天,可能让你栽个大跟斗。作者就讲到了自己的经历,他曾经瞧不起自己的上司,心里给人家定义是“没用的废物”。有一天大卫被告知,再也不用在那个上司手下干活了。大卫别提有多爽了,毫无保留地向那个上司表达了自己兴高采烈。

    好,真的是山不转水转,三年之后,大卫再次成了他的部下。那位上司的记忆力可是好的没话说。这大卫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开销报告要经过细致入微的审查,签单的权力也被剥夺,所有的想法都被说成一文不值。用大卫的话说,上司就像是后妈一样整他。

    “仅仅是因为当初5分钟的快乐,我经受了整整两年痛苦的折磨。”

    看到这一段,想想挺好笑的:看来这后妈,在美国人那里也不受待见。不过报复和报恩都是人的本性。《凭什么升职》一书也很坦诚,作者自己就没少做后妈。一个同事到老板那里造谣中伤他,说他为人不公正,后来大卫做了那位的上司,也没给他好果子吃。

    要说这职场啊,是一个失落起伏的投资场。多数人是把自己当成每天进出的股票,这种心态大部分是要亏本的。我的体会,做长线,至少自己当成一笔五年不能赎回的封闭式基金。不与一时的对手结仇,也不与一时的盟友作恶。因为今天的对手,明天可能就是伙伴;今天的救星,明天可能就是克星。职场与战场不同的是,战场上的人可以被消灭,职场上的人只能被打倒,但是他会再站起来。因此你必须知道:“风物长宜放眼量”,急功近利是陷阱。《凭什么升职》写明了路标,你若没看到,还要往里掉。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看这个理倒过来才对:读好一卷书,少走万里路。

    这本书有点高度:它不仅时间上分析职场,还从空间上分析职场。这八小时之内是职场,8小时之外算不算职场呢?这本书给了一个特别的提示:任何时间,任何场合,只要和上司、同事、下属在一起,那都是职场,都要毫不含糊按职场规则出牌。

    所以,8小时之外的同事聚会,公司宴会,与同事外地出差等等,都要特别注意。大卫讲:

   “你必须明白,即使在一些看上去轻松的场合,依然有人在注意着你的表现,做出对你的评价。当面对一瓶美酒,一顿美食,一位美人以及一次敞开说心里话的机会这类诱惑时,很多人没能把持住自己。而他们积累数年的个人声誉,也在那个不知不觉的诱惑中被毁掉了。”

    一句话,职场无小事,只怕有心人。

    那么我处处注意,不犯规矩,可就是得不到晋升,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再看:

 

    规则二:机会比薪水更重要

 

    你付出了劳动,就应当得到回报,这很公平。但是初入职场的人,多数会犯一个错误,认为这回报就是底薪、就是资金、就是福利?大卫不以为然:No、No、No,机会比金钱更重要。

    金钱是一种最即时的奖励,也是最常见的诱惑,比方说,给一个红包,长一级工资。相当多的职业人是抵制不了这种诱惑的,尤其职场上的“菜鸟”,在钱面前失去克制,就好像鸟儿看到虫子。工资比别人涨得慢了一点,就觉得领导变成了后妈;为了区区300元钱的诱惑,就放弃几年来的信任,轻率跳槽。这种“只知金钱能购物,不知机会为何物”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的逻辑是:工资代表价值。其实工资所代表的价值太微不足道了。你就值一个月8000块钱?10万块钱就等于你一年生命与价值?当我审视一些颇有才华的职业人时,经常会思考这个问题。

    你看大卫的看法很明确:钱是好东西,但是钱不等于人的价值。在钱与机会不能兼得的时候,“请先给我机会,钱以后再说”。于是,他把信任和机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在公关部经理的位置上,他做出了远远超出薪水的贡献;于是,他赢得了上司远远超过薪水的信任;于是,他得到了机会,在对业务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上司无条件地信任他,让他接管了最重要的团体保险业务。这样,他就踏上了通向CEO的关键一步。

    大人物有大境界,小人物有小视野。一方面,我们看到思科的总裁钱伯斯,主动把自己的年薪降到1美元,来换取信任和机会;另一方面,我们一个普通员工为300块钱工资郁闷多日,轻易放弃了机会。表面的理由是“人穷志短”,真实的逻辑是“志短人穷”。

   “请先给我机会,钱以后再说”。想晋升吗,就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

    那么我放弃了钱,也没得到机会和晋升啊,这又该怎么办呢?我们再看:

   本博文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财经夜读2010-4-4>思卓书坊栏目播出,敬请关注收听“思卓书坊”,参与主题抢答,分享免费好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