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思卓读书:“欧美名牌”何以风靡亚洲?(上)

(2009-10-27 09:11:12)
标签:

杨思卓

亚洲名牌圣教

罗哈·切哈

保罗·赫斯本

时尚名牌

财经

分类: 思卓读书

“欧美名牌”何以风靡亚洲?

——读《亚洲名牌圣教》

 

    (本博文已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财经夜读2009-11-8>思卓书坊栏目播出,欢迎点击试听!)

 

    亚洲的经济不如欧美发达,达名牌消费消费却超越欧美。在欧美原产地,名牌只是一个牌子,为什么到了亚洲,它就变成了神明?名牌厂商该如何“发镳”、消费高手又如何“接招”呢? 

     

    引子:“名牌拜物教”风靡亚洲

 

    提起宗教来,大家不陌生。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今天我们谈的不是这些,而是现代亚洲兴起的,一种另类的宗教:“名牌拜物教”。他们崇拜的,是LV、Armani、Cartier这些名牌商品。东京的女孩子,94%的人拥有LV包的;韩国的女孩子为了一双欧洲品牌鞋,甚至负债而自杀;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奢侈品都受到虔诚朝拜。中国更是后来居上,已经超过美国,攀升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第二名。全球年产值800亿美元的奢侈品产业,一半的营业额来自亚洲,亚洲人有钱吗?不是啊,这里的确人均收入只有名牌原产地的10%啊。

 

    欧美的教主施了什么魔法,让这些亚洲人面带笑容交出口袋的日元、韩元、港币和人民币?看不透是吧?

 

    谁能看透?揭底最怕卧底。两位高级品牌“魔法师”出来起底了。一位是罗哈·切哈(Radha Chadha):消费者心理专家,世界名企的品牌策略顾问;一位是保罗·赫斯本(Paul Husband)香港太古广场担任行销经理,是零售品牌的规划顾问。在2007年,二位写了一本书。全名是《亚洲名牌圣教:破解奢华爆炸的密码》(The Cult of the Luxury Brand: Inside Asia's Love Affair with Luxury)。书中揭示了名牌拜特教的种种奥秘。

    

杨思卓读书:“欧美名牌”何以风靡亚洲?(上)

 

    看人先看眼,看书看书眼。什么是书眼,序言啊。《亚洲名牌圣教》里,台湾大学的洪明洲教授写的序,就是相当闪亮的书眼。他这样写道:

 

   “时尚名牌是一组现代的象征符号,亚洲人用它来重新定义自己的身分与社会地位。”……。亚洲人热切地想要摆脱贫穷与屈居底层的枷锁,不管是否真正脱离,靠着穿戴名牌,外在上,宣示了地位与身分;内在上,提升了自我认同与自我价值感。……在“原产地”只是一个品牌;但是到了亚洲,却成了“神”。简言之亚洲人的购买或消费不是经济行为,而是宗教行为。”

 

    如何解读这种宗教的密码?我归纳为三大看点:情感密码、市场密码、流行密码。

 

    看点一:亚洲人的情感密码:将票子变成面子

 

    名牌消费为什么火烧亚洲?这本书从两个方面揭示了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面子文化。亚洲的面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些年,亚洲经济快速增长,新兴富裕阶层开始涌现。如何将经济实力转变为社会地位,这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商人是干什么的?当你渴睡时,就给你送枕头。欧美的名牌产品来了。男人戴劳力士手表、女人开宝马Z4跑车,看似漂亮的物件,实是成功的标志。广告语经常有彰显成功,尽显尊贵呀,煽动你的情绪。

 

    品牌圣教形成的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是从众心理。《亚洲名牌圣教》揭示的相当深刻:欧美的个人主义最发达,亚洲的集体主义最兴盛。这种集体主义,加速了奢侈品的爆发性的流行。尤其是数量宏大的中产阶级,看到同事挎着40000元的LV包,她们也要去买一个。有些人还会去购买一款2万元的爱马仕包。干嘛?给那些同事来个“盖帽”啊。

 

    有票子的想要面子,没票子也想要面子。怎么办?商家就把第二个枕头递过来了:名牌折扣店出现了。比方这些年,北京兴起的奥特莱斯,香港兴起的名牌特卖场。我比较过,香港的名牌折扣店要比北京的好得多,Aamani(阿玛尼)、Marni(玛尼)、LV,大概保持200多个一线品牌,连日本游客也慕名而至。

 

    名牌折扣也买不起怎么办?商家的第三个枕头递过来了:A货店,弄个假名牌用用嘛。有人说山寨现象出于仿冒手机,那是孙子辈的了,爷爷辈的是服饰名牌仿冒者。这早在手机还没有流行之前就出现了,书中写到:

 

    “即使是挑剔的香港上流社会贵妇,也会到邻近的深圳购买质量极佳的名牌赝品,例如Gucci包、劳力士表与LV皮夹。中国制造商了解,“魔鬼藏在细节里。”

 

   别说中国人怎么样,外国人也爱便宜啊。《亚洲名牌圣教》写到,一位菲律宾女佣说:感谢她大方的美国老板,每次去深圳就会买一个赝品送她。

 

    有人说中国制造A货很厉害,那是只知其二,不知其一!在中国经营赝品是“雾里看花”,经常受打击啊。但在韩国经营赝品,那是“明明白白我的心”,一度受到保护。所以韩国才是“赝品一哥”。书中写到:

 

    “南韩擅长制造赝品的能力可说是威名远播或恶名昭彰。在赝品产业里的“韩国制造”,等同真品产业里的“法国制造”,“法国各大名牌企业对韩国相当忌惮,因为他们的赝品质量极高……。即使热爱高品质的日本消费者也对南韩赝品颇感满意,使得日本成为南韩赝品的最大出口国。韩国赝品的质量之高,据说甚至连欧洲奢华品企业员工也爱不释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